【按:著重號為報紙刊出時所有。】
香港經濟日報 投資理財 By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2011-06-02
中國怎應對2008金融海嘯
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在應對這個危機贏來國際讚許。中國是怎應付呢?又考慮過甚麼問題?周小川在最近的陸家嘴論壇上,對此揭秘。
4萬億刺激計劃推出及時
宏觀管理在新時期的特點,我(編按︰周小川)想講兩個方面:一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在應對這些不確定性情況下,來作出宏觀管理的決策,以及爭取落實宏觀管理的目標。這個不確定性,首先就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最早是從美國等國家的房地產泡沫、次貸問題,那個時候還不主張用「危機」這個詞,在2008年9月份次貸迅速惡化,演變成了一場危機。
因此應對危機首先需要有一個判斷,就是負面的衝擊到底有多大,但實際上,在那種情況下很難作出準確的估計,到底負面衝擊有多大。因此,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的應對方案是在11月初推出總值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這個經濟刺激計劃是一種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支持上一批項目。同時,也包括改進民生,社會發展等項目。
因為不知道危機究竟怎麼演變,所以,一個可能的好的選擇就是最開始的時候盡量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以便盡快把危機擋住。但是經濟理論和國際的歷史結論都告訴我們,一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實行以後會帶來負作用,就是事後會引發物價的上升,可能會引發某種資產泡沫。
一開始,在2008年的12月份,在內部和國際上都有一個討論,在應對危機的政策出台以後要考慮一個及時退出的問題,就是這個政策甚麼時候要退出。一個強有力的刺激計劃來克服危機,同時配合一個判斷準確的及時的退出,是一個好的選擇。既抗擊了危機的衝擊,同時負作用盡量減少到最低限度。當然事情並不那麼容易,就是時點的判斷在不確定性情況下也有很大的難度。
我們發現事後中國的經濟在全球復甦過程當中是走得相當靠前的,應該說是最靠前的,而且是復甦最有力的。中國經濟在2009年一季度的時候相當疲弱,二季度開始出現一些好轉的象,下半年中國經濟出現了比較強勁的復甦。與此同時,全球經濟還在危機中掙扎。
在出現復甦的時候,我們開始考慮貨幣政策擴張的程度可以有所改變。大家可能注意到2010年1月份上旬就開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隨後又接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我們還是採用了比較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但是擴張的程度開始放緩、收縮。
我所說的不確定性,2010年,大家回想起來還是很近的事,2010年從2月中下旬開始在國際市場透露出可能歐洲有些國家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這件事一直在3月、4月不斷地發酵,到5月初主權債務危機有一點爆發時,出了比較大的問題。
因此,主權債務危機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整個金融危機發生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應該採用經濟刺激的計劃。但是,顯然也會加重有些國家財政的惡化程度。說實在的,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出乎意料。
隨後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適當有所平穩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在8月末的時候報出的數據,失業率將近10%,具體來說是9.8%的失業率,美國的經濟復甦相當地不穩定。這種情況下,我們宏觀管理的政策到底調整不調整呢?或者調整的速度多快呢?力度多大呢?始終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也是在存在這種不確定性情況下,如何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的問題。
經濟改善貨幣政策轉穩健
真正的貨幣政策緊縮,大家看到是2010年四季度,開始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同時也提高利率。這一系列的做法表示國內的經濟形勢判斷是比較清楚的,盡管國際市場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整個經濟政策要有適當的調整,已經形成了共識。去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開始明確了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
我們說,盡管目前全球經濟復甦比去年更加明朗,但總體還是處於這樣的狀況,即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確實這和常規年代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比較大的差別,就是常規年代沒有這麼大的不確定性。另外,全球交互之間的影響也沒有這麼大。我想,這作為一個特點,既然講宏觀管理,給大家介紹一下,供大家進行討論。
一般閒人哪有甚麼資格去討論?聽完周小川這番揭秘,只能說句,中國財金官員的識見不簡單。作為個投資者,值得我們學習的是︰
1. 要先認識問題(危機)的本性;
2. 要擋住危機,勿讓蔓延,盡量出手要快;
3. 要留心突變,要有彈性,要留一手;
4. 要知道出手與不出手的後果,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及知何時要收手,此即未諗買先諗賣。
---------------
【後話:本人經常跟進財經節目,想知道中國的情況。近日,隨浮出「硬著陸」、中國經濟失控說。部份無數據卻充滿偏見的「港產財經分析員」,更用「亂作一團」、完全無規劃來形象當前的中國金融管理。
當中包括所謂「中國通」的前民生銀行行長、香港人王浵世(已多次指出此人心理有問題,不知他在當年任內是否有過甚麼打擊,令他現在對中國的情況充滿幸災樂禍的心態。他的「爆西瓜故事」日後再說。總之,他彷彿有豐富的中國金融經驗,所說之事深究起來,卻不少是偽證,或充滿疑點的例子)──他於胡孟青的《money cafe》節目內跟胡一唱一和;胡是潑婦口吻,而他則用陰柔溫文的語氣、揶揄的咀臉,說中國組織「亂作一團」、完全沒有規劃、前後矛盾、銀行「無王管」……等批評。總之,在他口中,中國如「異域」。
石鏡泉引錄的這篇文章,讓人看見中國財金官員的思路。救市及救經濟的方案實行起來完全不出亂子,大概今於歐美先進國家也未必能做到。因為這幾年太多不確定性。而且,即使是美國,你敢相信他公佈的數據都是真的嗎──當一般人必然懷疑中國的數據時!
你不覺得,當美國政府想推QE3、爭取提高發債上限時,美國近日的數據便轉差;而之前一年為了證明QE2有用,則數據會顯示,一切在轉好!
石鏡泉引載的此文,起碼讓人一知周小川及中國領導層的思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