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余光中:曲學阿世!強作解人,攀附權貴。成了近日台灣知識界的最大事件!

余光中:曲學阿世!強作解人,攀附權貴。
南方朔  鐵筆直書

【批註:bumbler 即廣東人口語中的「論盡」。英國電影的 Mr Bean《戅豆先生》。普通話中的笨手笨腳也接近。bumbler不至於是壞人,卻不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曲學阿世,現眼一例。
─────────────────────────
《台灣的更正硬拗文化》 南方朔
2012-11 - 26
台灣是舉世少見會硬扯硬拗的社會,一有了真正的問題,它第一步是轉移焦點,然後東拉西扯的去扯定義,最後是整個問題愈扯愈遠,黑也扯成白。古時候趙高的「指鹿為馬」,它現在是以另一種方式在台灣重現。
最近這一個多星期,《經濟學人》的事件在台灣一波三折,就是個有趣的硬扯硬拗的典型案例。前一期《經濟學人》以「笨蛋,馬英九」(Ma the bumbler為題,報道了馬英九最近民調支持度掉到了13%的新聞,指說馬執政以來,台灣人民生活不見改善、薪資停滯、房價高漲、出口衰退的情况。這是一篇很紀實的報道,由於是紀實,並沒有任何可以討論的空間。
問題是馬在台灣早就有「馬更正」的外號,只要有記者對他做了負面的報道及評價,他一定會展開反擊或做更正。例如前星期國民黨「四中全會」上吳伯雄和連勝文等對他做了不好的評價,他就立即要求總統府發言人重炮反擊,認為他們的發言不當,會造成親痛仇快的效果。馬的這種「馬更正」的人格特質,當然更不能忍受有個外國媒體公然用「笨蛋」這種稱呼來說他了。於是第一時間,他就下令台灣的駐英代表處去抗議澄清。
我們不知道台灣的駐英代表處是在抗議什麼。但由《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回覆的電子郵件,可以猜想出馬最介意的是「笨蛋」這個字。所以齊格勒表示,bumbler這個字的思是 「行事猶豫,略帶困惑」,沒有侮辱人的意義。台灣媒體翻成笨蛋,是一種「錯誤翻譯」。

笨蛋風波未完 余光中重訂bumbler字義
bumbler這個字翻成笨蛋錯了嗎?《韋氏辭典》的解釋是「搞糟事情的人」,《柯林斯辭典》則是「笨手笨腳犯錯的人」,「老是成事不足」;有網路辭典則有「因為能力不足而犯錯的人」、「笨拙又讓人噴飯的呆瓜」等意思,因此將這個字譯為「笨蛋」當然沒有錯。漢語說人笨蛋有很多種不同語境下的意義,有很嚴肅的罵人笨蛋,也有嘲謔式的說人笨蛋,bumbler屬於這種。顯然《經濟學人》懶得糾纏,所以簡單的用「翻譯錯誤」將抗議之事輕輕帶過。
而值得玩味的,乃是上個星期五,最近一期《經濟學人》出版,刊出了台灣駐英代表沈呂巡的投書。人家的報道是在說馬把台灣經濟搞得很差,他的民調也每况愈下,但沈的投書裏對這些都隻字未提,在短短的投書裏,只是吹噓台灣的經濟多麼的好,別人說東,他說西。原來自說自話就是更正!
而最特殊的,乃是bumbler這個風波還未結束。1123日,馬英九顯然經過刻意安排,到高雄去拜訪詩人余光中余光中說bumble這個字的意思是「拙」,拙表示踏實、負責任、不輕舉妄動,如同大智若愚,愚公移山,是大巧若拙。《經濟學人》的那篇文章用bumbler來稱呼馬,任何人去讀那篇文章都可以知道那是一種諷刺的罵人話,而今馬英九為了受不了別人的嘲諷,居然找了余光中,把bumbler重新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它解釋成是「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大巧若拙」。余光中真的把英文辭典全都改寫了,這個字幾乎成了「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天縱英明」。外國人用了個他不喜歡的英文字,最後他們竟然去重新定義那個字。余光中這種「指鹿為馬」的手法,這幾天已成了台灣知識界的最大事件,人們不喜歡某個稱呼,原來可以去竄改它的字義。bumbler說成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外國的字典專家,大概都要驚訝得佩服至極。古代趙高有「指鹿為馬」的故事,現在的余光中則有bumbler不是笨蛋,而是大聰明的相得益彰的故事。台灣的硬扯硬拗的語言遊戲,居然可以玩語言玩到如此荒唐的程度!

我在台灣已指出,由於今天的台灣經濟已每况愈下,將來外國媒體在報道台灣時,誇讚的一定會減少,批評指摘的一定會增加,如果不能自己改正,還是像以前一樣,只要外國媒體一批判到自己,就千方百計要去更正別人,那麼台灣將來一定天天忙着更正,累都要累死。
而果不其然,就在《經濟學人》的bumbler風波剛剛才落幕,「經濟學人資訊社」(EIU1124日又發表了一份有關台灣外人直接投資(FDI)的報告。該報告指出,馬英九和他的政府雖推出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方案,但這些方案卻與台灣的發展利基、產業結構現代化的目標相左,不是對台灣長期發展有利的策略,錯誤的政策手段無法達成吸引外資的目標。該報告中指出,去年FDI流入存量僅562億美元,與過去相差無幾,但FDI的流出卻高達2130億美元,而台灣吸引外資又大量增加外勞的比率,這都不足以提升技術水準,開創本地的就業機會。這份報告充分說明了台灣目前吸引外資的不佳,當然從總統府到行政院又忙着更正說是誤會,將來的台灣政府已注定要更加的忙碌於更正、說明與澄清了!

南方朔(《亞洲週刊》主筆)
------------------------------
附批余的一篇舊書評:

余光中《老人與海》譯本竟然紕漏百出
此文值得花時間一看。
陳一白的書評寫得仔細、有學問,下筆公道。


【批註:看過本文後,日後選擇《老人與海》的譯本,不要受「盛名」所誤,選錯書。

補筆:余光中早年於台灣是國民黨「打手」(也告密),攻擊被認為有左傾取向、手法寫實的「鄉土文學」作家(那篇用來打擊其他作家的「名篇」叫《狼來了》。把台灣的鄉土文學說成是中國大陸的「工農兵文學」)。諷刺是他晚年因溫家寶2003年訪美時引用了他《鄉愁》的詩句,而紅遍他早年攻擊的中國大陸。
余光中晚年在中國大陸風光地欺世盜名;這一趟,是用劣(譯)作賺「人仔」。一笑。
─────────────────
談談《老人與海》的三種譯本
作者 陳一白  
發表於2011-01-09 03: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