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標題黨」,包括「最有公信力」的岳不群《明報》!
香港的傳媒及大學學院是淪陷區
─────────────────
《香港某些调查少搞为好》 梅斯
《環球時報》11月13日的評論
假如有一天,你正在北京西二環堵車,一個陌生電話打進來,問,“你是誰?請選擇:1、北京人;2、中國人……”你會不會一下子精神崩潰,甚至踩錯油門造成追尾?
最近,有819個香港市民,就接到了這樣看似“無厘頭”的電話。這項由香港中文大學操作的調查,登上了香港各大報紙的醒目位置。報導的標題都很吸引眼球:如《港人國民認同感見新低》,《僅12.6%港人自認中國人》,等等。
仔細看下調查內容發現,其實這些報導頗有“標題黨”嫌疑。中大的調查,問受訪者覺得自己是什麼人,四個選項分別是“香港人”、“中國人”、“香港人,但也是中國人”以及“中國人,但也是香港人”。
顯然,選擇後三項的受訪者,明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結果顯示這佔受訪者近8成。選擇“香港人”的,也沒有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可以放心地說,這個調查結果顯示眼下並無“港獨”之憂。說來說去,這就是一個不甚嚴謹的民意調查,被一些不求甚解的媒體拿來,斷章取義、掐頭去尾、生搬硬套,作為印證成見的資料,結果活活把一個“假命題”,做成了“真新聞”。
要說香港類似的“身份認同”調查,並不新鮮。曾經有人批評說,民調給出的選項,實質和目的是把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讓港人在它們之間選一個,這樣的議題設置本身就不科學。請問香港人如果不是中國人,那麼他們是哪國人?
依筆者看,這種似是而非的“民意”調查,還是少搞一些好。不僅因為它不科學,更重要的是,如果天天玩弄這“香港人”、“中國人”這兩個概念,到頭來一定會傷害真感情,甚至對內地和香港關係產生實質的不利影響。這並非聳人聽聞 ———君不見,主打“港人優先、拒絕內地”的政客進入立法會,還有組織標榜“我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拿香港與祖國的關係做文章,撈取關注度和政治資本。
可能有人會以“學術自由”、“學術無禁區”來反駁,但是如果一項戴著學術帽子的調查,以媒體為主要目標受眾,以轟動性衡量成敗,那本身已經不成其為學術了。做學術的最低限度是嚴謹,而媒體在報導這項“學術成果”時,是不是也應該遵守這一規範?
同樣是這項調查,顯示55.9%受訪者經常往返大陸;81.3%有親友、同學或者同事是中國內地人。這無疑說明,內地與香港的聯繫越來越密切。香港人和內地人,本就是“血濃於水”的同胞。奉勸各位學者,遠離政治喧囂,少玩“滴血認親”的鬧劇,多想想香港的發展,想想如何讓港人“共用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作者是香港媒體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