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透視釣魚島與強國亞洲戰略布局--上下篇(文章轉貼)

【按:好像沒有外傳多少篇釣魚島的分析文章。因為這歷史課題彷彿「很容易談」,卻不一定能把問題說透。釣魚島是一個彷彿已經熟識,卻又可能知之不詳、今後仍會不斷重提的課題,值得花點時間把它稍為弄清楚是甚麼一回事。

《透視釣魚島與強國亞洲戰略布局》資料極豐富卻又不止於資料羅列;資料是本文的磚塊,眾多的磚塊砌起來,構建出一間扎實的房屋──也呈現出一種在鮮見的、文化人自己扎實地做學問,然後才發而為文的態度。知識,本來就應該由最基礎的事實認知做起!!本文的特別之處,是資料翔實,脈絡線索錯綜,而且有國際視野,把問題剖析得立體而透徹。

本文上下篇合共一萬字,但並不難讀,值得花時間細看(如一個午飯時間),你必定有收穫!!】
────────────────────────────

透視釣魚島與強國亞洲戰略布局  上篇

(又名《釣魚島背後的亞洲爭霸戰》)
星島日報(美西版)總編輯梁建鋒

前言

  2010年9月24日,中國以過去從未應用過的強硬措施,成功逼使日本政府軟化,即時釋放被日方於釣魚島海域拘押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領土糾紛是國際間最難解決的問題,中日釣魚島之爭長達四十年之久。自從2010年9月7日中國漁民在釣魚島水域被日方拘留後,中港台以至海外掀起了新一輪的保釣浪潮,譴責日本侵佔中國領土,非法扣押中國公民。而在船長獲釋後,國際輿論則是一片中國威脅論。中日關係因此事而跌至建交以來的最低點。可是,若單線從中日關係來理解釣魚島事件,將不能準確理解這幾個面積細小的島嶼,如何於二戰後開始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佔一席位?他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又處於怎麼樣的關鍵位置?

  提到釣魚島問題,西方輿論不無忌諱,但華人都很明白,美國──才是這場領土紛爭的始作俑者。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群島的主權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移交日本。琉球本是獨立島國,釣魚島是中國故有領土,為什麼都全歸日本呢?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美國偏袒日本,而美國至今卻仍然聲稱在釣島主權問題上採取中立,對於中日之爭,也彷彿置身於事外──果真如此嗎?只要綜合史料便清晰看到,釣魚臺的「命運」一直掌握在美國手上,是美國意義重大的戰略資本,在不同時期發揮不同作用,對付不同的美國「敵人」。

-------------

「釣魚島是美國的」

  1945年太平洋戰爭進入尾聲,是年3至6月,美軍於被日本佔領的琉球群島(今日的沖繩)展開登陸戰,隨即在當地成立美海軍政府。日本投降後,40餘萬美軍進駐日本全國並實施軍管,但對琉球及其附近島嶼卻有不同計劃;美國在這些島嶼以建立軍政府的方式進行管治。1947年4月,在美國單方面主導下,聯合國通過了《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琉球及附近海域單方面交給美國全權托管。另有說法是美國原意認為琉球的性質是日本殖民地,希望將之交給聯合國托管,然後讓其獨立。但後來因蘇聯勢力的不斷擴張,令美國改變主意。不論初衷動機為何,客觀事實是美國把琉球據為己有,作為其遠東軍事基地。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迎來更大的敵人──蘇聯。美國在歐洲已駐有重兵,情況不足懼。而在亞洲,因中國和朝鮮加入共產陣營,美國有實質需要在亞洲地區作軍力部署。北起日本南至菲律賓,美軍構建了一個包圍亞洲大陸的安全線,而琉球便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於戰略價值重大,美國選擇對該區域擁有托管全權。195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韓戰爆發及中國承認北越政權。美國為進一步確定佔領琉球的合法性,於1951年與日簽訂《舊金山和約》,令日本放棄琉球群島治權(條款內並未提及釣魚島),轉由美國全權管治。1953年7月韓戰結束,但中國對越共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有增無減。同年12月25日美國琉球民政府發布《第27號令》,申明美國琉球政府的地理管治界線──這是第一次明文把屬於中國的釣魚島劃入美琉球民政府的管治範圍。歷任美國琉球民政府的最高行政官都是美國高級軍官,由此證明美國佔領該片島嶼完全基於軍事目的,針對可能來自蘇聯的威脅。對琉球由佔領至托管,美國由始至終都由自身的軍事戰略利益出發,盤算中「日本因素」不在考慮之列。

  也可以說,二戰後美國需要在遠東留一個自主的軍事基地,目的不是要看管已成手下敗將的日本,而是蘇聯以及赤化的中國大陸;琉球,正具備地理上的軍事價值。中國介入韓戰,令美國更加重視在亞洲的軍力部署。至於釣魚島,只是不幸被「連帶」劃入美琉球政府的管轄範圍內。總言之,釣魚島主權爭議源自琉球;而琉球之被重視及佔領,完全出於美國單方面的國家利益考慮。

  美國是戰後最大戰勝國,日本作為戰敗國完全喪失發言權;中國又陷入內戰和分裂分治之中,對於美軍佔據琉球以至釣魚島沒能力也無暇顧及,再加上聯合國這枚美國的橡皮圖章,讓美國可以如取如攜,「合法地」佔領包括釣魚島在內的一大片區域。在其後的廿餘年間,琉球擔當了美國在東亞的前哨,直至尼克遜當選美國總統才發生了變化。

尼克遜式震盪

  1969年1月就職的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遜,可能是戰後美國最有遠見和膽色的政治家,甚至是對國家最有貢獻的總統。只可惜因「水門事件」而極不光彩地下台,讓美國人從此沒能公正地評價他的成就。

  尼克遜出身於加州一個窮苦保守的基督教家庭,因生活費問題而放棄哈佛大學的獎學金,只留在家鄉唸大學本科,最終仍以優異的成績取得律師資格。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震撼了全美國,在政府物價處工作的尼克遜放棄免役權投筆從戎,毅然加入美國海軍,受訓後被派往南太平洋戰區。1945年戰爭結束時,尼克遜的官階是海軍少校。翌年他投身政壇,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年代,先後當選國會眾議員及參議員;直至1952年,以反共著稱的尼克遜獲艾森豪威爾邀請為總統競選拍當並當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年輕的副總統,時年才39歲。在副總統任內,美國中央情報局參與了伊朗政變,推翻民選的伊朗總統,扶植親美的巴列維國王。事件標誌著美國對中東事務的直接干預。

  1968年,尼克遜成功當選總統。此時的他已是名久經歷練的資深政治家。走過對日戰爭與竭斯底里式的反共年代,尼克遜對世界局勢的變化相當敏銳,而且充滿自信。任內推動了多項劃時代的新政策,至今仍然深深地影響著美國以至全世界。在經濟上他於1971年8月15日冒天下之大不諱宣佈取消美元金本位制,令聯邦儲備局可以無限制地發鈔,解決當時國際施加於美元的壓力之餘,也為其後幾十年美國的繁榮提供了「無盡的資金」。

  在政治方面,尼克遜是一位視野廣闊的國際政治家,上任後因應當時國外的形勢,大幅度調整了美國的全球戰略。尼克遜一手接過越戰這燙手山芋之同時,中東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敵對局勢已變成美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的新熱點;對於宿敵蘇聯,尼克遜則選擇緩和策略。1969年7月,尼克遜在關島發表了著名的「關島演說」,明確表示美國將減少在亞洲的駐軍數目,集中兵量駐歐洲和中東;因此,期待亞洲盟國如日本能承擔更大的地區防衛角色。尼克遜的「關島演說」,被理解為美國在亞洲地區採取「戰略收縮」政策。1972年2月,美中簽署《上海公報》,美國又再重申最終將會從越南和台灣撤走全部軍隊。其後歷任美國總統基本上維持此「收縮」思路──直至奧巴馬上任後才提出「重返亞洲」策略。美國的亞洲政策至此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尼克遜的關島演說是為退出越南戰場作鋪墊,而《上海公報》則清晰展示尼克遜政府對亞洲會作出全新的部署。美國要減少在亞洲的虛耗是大方向,但且注意,所謂收縮只指資源投放,並不是自甘削弱影響力的意思。尼克遜要讓美國平穩收縮資源投放之餘,又能保持甚或增大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辦法是──重塑亞洲的勢力版圖。新政策包括三大重點:結束怨聲載道的越戰、美中關係正常化、抑制蘇聯亞洲擴張的可能;而調整美日戰略關係只是副產品。在《上海公報》中美方隻字不提日本,反而是中方提出反對日軍國主義復活和對外擴張。

收縮但不退讓

  當尼克遜上任之時,每周平均有三百名美軍死於越戰,競選時他曾承諾會「光榮和平」地結束越戰。所謂「光榮和平」,用中國化的語言詮釋,即是「且戰且退」。尼克遜一方面加強對北越的空襲,同時又逐步撤走美軍回國。然而美國退出越南無論多「光榮」,也將會被視為在亞洲地區的嚴重挫敗。於是在退出越南前,美國必須先行鞏固在亞洲的影響力。

  幾乎整個政治生涯都與共產主義鬥爭的尼克遜,察覺到中蘇關係的變化後,向國際社會投下了震撼彈──主動向紅色中國伸出友誼之手。本著實用主義精神,尼克遜看準了拉攏中共形同向蘇聯加壓,令蘇聯願意與美國緩和關係,促成冷戰中美蘇勢力的重新平衡。與此同時,與中國建交,將加大美國在亞洲事務的話語權,減低美軍撤出越南的負面衝擊。眾所周知,北京當時是朝鮮和北越可共生死的忠實盟友。

  白宮期待美中關係正常化,主動出擊;中蘇邊境1969年發生珍寶島衝突後,中國也有意願與美國友好,給老大哥一點顏色。於是,1971年7月,尼克遜派譴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為自己訪華行程鋪路。為了這場將要震動全世界的美中領導人會面,尼克遜和基辛格都做了十足準備。作為見面禮,美國中央情報局突然中止了支援西藏獨立運動武裝分子,讓這批由美國一手訓練並一直依賴美國補給與解放軍作戰的遊擊隊,頓成國際人球,被逼放下武裝終生流亡在尼泊爾山區。

  由此可見,尼克遜深知與中國建交必須展示善意,首要是顧及中國的領土主權。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也毫不猶豫,在《上海公報》中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對白宮來說沒有一點難度,連跟台灣國民政府事前打個招呼也不必要。卡達總統於1979年與台斷交前,僅給了蔣經國七個小時的提前通知。

  且別以為尼克遜為了打開中國之門便會有求必應,尼克遜很清楚修平與中國建交的道路,是為了更划算地維護美國在亞洲的核心利益,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令中國接受美軍繼續留駐日本。美軍可以從越南和台灣撤走,但駐日基地可以做美國向亞洲伸展軍力的接駁站,令整個遠東仍然置於美軍勢力範圍之內。1972年2月,尼克遜到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和基辛格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說服毛澤東和周恩來接受《美日安保條約》,並把條約說成有利於中國的國家安全。而中國讓出的這一步,為將來處理釣魚島問題埋下陷阱。

  基辛格在回憶錄中提到,他和尼克遜努力告訴中國領導人美軍是壓制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唯一力量。尼克遜對周恩來說:「美國可以撤離日本海域,但其他人仍可以進來釣魚。如果我們讓日本赤裸裸沒有防衛能力,他們必定會找別的幫助(暗示日本會傾向蘇聯),或是自行擴軍。」尼克遜說沒有《美日安保條約》,美國便失去對日本的影響力。尼克遜甚至警告如中國不接受美國保衛日本,將會鼓勵日本發展核子武器。

沒有三角關係

  七十年代初美中和平外交的首輪交鋒,雙方就朝鮮、越南、台灣都輕易達成共識,反而關鍵焦點竟然落在日本身上,有論者稱這是「美中日三角關係」。哥倫比亞大學美日關係專家Gerald L. Curtis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時期三角關係並未存在。尼克遜關心的不是日本的利益,更談不上什麼情義,美國關心的是全球戰略。借挑撥中國對日本擴軍的憂慮,美國成功逼使中國默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籠罩。

  否定所謂三角關係的另一有力證據是尼克遜從未知會日本有關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改變。基辛格秘密訪京,日本事前全不知情,令這位美國在亞洲最忠實的盟友十分尷尬。時任美國駐日大使的Armin Meyer曾提醒尼、基兩人,借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之說來逼中國接受《美日安保條約》是危險的,一旦讓日本得悉,將會令日本對美國失去信心,而美日關係變淡,正是中國樂見的。但在基辛格看來,日本只不過是美中建交過程中的一隻棋子,日本別無選擇只能接受美國的安排與借用。美國與中國建交的利益,遠遠重要過日本的感受。

  事實上美對華政策繞過日本並不是尼克遜個人偏好,是美國的一貫作風。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只單方面要求日本配合,並不存在對等的協商。五十年代,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曾表示有意改為承認中國共產政權,相信這更有利於日本重建經濟和國際外交。吉田茂的一中一台構想,立即遭到美國喝止,恐嚇若日本不完全承認台灣蔣介石政權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則美國國會將不確認《舊金山和約》,逼使吉田茂打消念頭。時移世易,於尼克遜訪問中國的同一年,日本嗅到了這是鬆綁的訊號,於是立即搶先與中國「邦交正常化」,比美國足足早了七年。

  1970年同意交還沖繩不久,尼克遜便認為日本將乘好勢頭積極參國際事務,他曾說:「對於五年內美國便要開始約束日本,一點都不為奇」。日本作為美國亞洲政策的配合者,過份積極主動,從來都不是美國的意願。另,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日本倡議領導設立一個亞洲基金,此舉又因美國封殺而放棄。從這些事例可以得出結論:美國二戰以來一直堅持主導亞洲事務,不論文鬥或是武攻,日本都不可以在區域政治上越過美國;享受經濟繁榮的富裕,則問題不大。

  就在白宮秘密籌謀修復美中關係的同時,釣魚島問題也奇妙地在這關鍵時刻浮出台面。前文提到,戰後美國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遠東軍事基地,單方面強行佔領了包括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一大片區域。依據尼克遜「收縮亞洲」的戰略思維,上任首年便成立委員會重新檢討保留琉球美軍政府的必要性。1969年11月,美國宣布將原受托管地──琉球區域歸還日本,其中包括釣魚島,但卻保留琉球(沖繩)島上的美軍基地。釣魚島再一次因應美國的亞洲戰略的調整而登上國際政治舞台。值得玩味的是,這在時間上正值白宮開拓美中新關係之時。美單方面提出把釣魚島也交給日本,即時引起留美中國學生的憤慨,1970年元月,數千名中國留學生到紐約聯合國示威,一場掀動全球華人持續四十年的保釣運動就此展開序幕。兩岸政府也向美國提出抗議。

  1971年6月17日美日不理會民間示威,簽署了歸還琉球等地的協議;不出幾天,基辛格便秘密出訪中國。7月15日,尼克遜公開宣布基辛格已經秘密訪華歸來,而他本人亦已接受訪問中國的邀請。10月,美國回應保釣示威,聲稱依法把釣魚島的「行政管治權」交給日本,並不妨礙有關地區的主權討論。同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堅決反對日美勾結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列入「歸還區域」,指出這是完全非法的。兩個月後,1972年2月,尼克遜訪華,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上海公報》,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奠定基礎。於同年5月,美國廢除琉球政府,沖繩正式歸還日本,而尼克遜則到了莫斯科與蘇共領導人會談。

  釣魚島的轉移治權與美中建交是雙軌並行的。尼克遜能為向中國示好而斷絕對藏獨的支持,為什麼卻又不理會中方關於釣魚島的抗議呢?是美國偏愛日本嗎?當然不是!更根本的考慮應該是:美國真的想撤離這片具爭議的區域嗎?從尼克遜和基辛格一開始便利用日本牽制中國的做法,以及美軍從沒打算放棄沖繩基地的態度,合理的分析是釣魚島轉交日治,是美國有意識的戰略部署,並充份考慮了中國因素。說得白一點吧,廢除美琉球民政府是為了瘦身,而留下沖繩基地和釣魚島爭議,是為美國在區域內的影響埋下伏筆。

──────────────────────────────────

透視釣魚島與強國亞洲戰略布局 下篇

星島日報(美西版)總編輯梁建鋒

導語:

當年美軍強佔琉球,日本沒法反對;1972年得到琉球並另加於1969年剛發現海底資源豐富的釣魚島,日本政府高興也來不及。至於中國大陸,在尼克遜軟硬兼施下,基於戰略考量和實質軍力的懸殊,也只能暫時忍住這道氣。台灣國民政府就更不用說了,面對美國斷交的威脅,還哪有餘力去爭一個釣魚島。就這樣,在美國的刻意布局下,中日兩國便埋下了糾纏四十載的釣魚台領土爭議。從中可以理解為何保釣運動一直是民間熱,官府冷;直至鄧小平在日本為釣魚島問題定調。

──────

後尼克遜時代的釣魚島

  尼克遜訪華後一年,美國於1973年與南北越簽署《巴黎和平協議》,兩個月後,美軍全面撤出越南。1974年,尼克遜因「水門事件」下台。1975年,越戰結束,尼克遜的繼任人福特總統訪華,並會見了鄧小平。1976年,周恩來和毛澤東相繼逝世,四人幫被捕。美國方面,民主黨籍的卡特於1976年以壓倒性票數當選總統,尼克遜時代徹底結束,但美國對華政策並未因而有變化,甚至連運作模式也一樣。卡達上任後積極繼續美中建交工程,主要執行者是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

  1978年5月,布熱津斯基受命訪問中國,確定兩國建交的具體時間表。當時主管外交事務的正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布熱津斯基在回程時去了東京,但不是向日本報告訪華內容,而是向首相福田赳夫施壓,要日本按中國提出的條款,盡快簽訂友好條約。事源中日於1972建交時曾發表聯合聲明,同意雙方談判簽署《和平友好條約》;但自1975年以來,談判進入膠著狀態。直至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8月,日本讓步,中日終於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副總理鄧小平赴日出席《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交換儀式。鄧在日本說:「釣魚台問題與日本有爭議,這個問題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許下一代人比我們更聰明些,會找到實際解決的辦法。」鄧小平於1978年底正式成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提出改革開放;中國自此改弦易轍,全面走向經濟建設的新時代。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訂明「確定彼此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或武力威脅」,鄧小平提出暫時擱置釣島主權爭議的立場,日方沒有反對的理由,釣島問題也逐漸淡化下來。而白宮方面,尼克遜對亞洲的收縮政策,歷任美國總統蕭規曹隨;美國在這大方向下,要求日本增加國防投入,並擴充自衛隊的任務與規模。外面看來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徵兆,卻其實是美國對日本的一貫要求,當然日本也樂意照辦。這與最初尼克遜向中國說《美日安保條約》是防止日本擴軍的法寶的講法恰好相反,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憂慮。但值得注意是,七十年代,釣島問題幾乎絕跡於美中日三邊關係的議程上。


經濟主導後冷戰議題

  經歷二戰的美、蘇、日、中,國力在八十年代此消彼長。在整個鄧小平時期(同期的美國總統是卡達和列根),中國全民投入經濟發展。石油禁運一役後,中東成了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新主戰場。列根總統親台傾向明顯,沒興趣打中國牌,改用軍備競賽跟蘇聯打消耗戰。美、日糾纏經年的貿易順差招來美國會的連番炮轟,美政界和商界反日情緒高漲。美日貿易戰最終因1985年歐美日多國共同簽署的《廣場協議》令日元被逼大幅升值而分出勝負。至於觸發美國轉向與中國建交的蘇聯,被昂貴的軍備競賽拖累,步入土崩瓦解的邊緣。

  1989年,在國際社會紛紛譴責北京鎮壓學生民主運動時,日本卻鮮有批評之聲。1990年,日本率先表示將恢復對華貸款。首相海部俊樹其後說,他曾就開放貸款之事與布殊總統通電話,對方表示支持。天安門事件並未窒息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發展反而朝世界工廠方向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同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一年後蘇聯解體,美國在中東和歐洲之間疲於奔命。

  九十年代可說是全球向錢看的時期,人們對政治意識形態之爭再提不起興趣。鬥了四十餘年的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有了全新的敵人──回教極端份子。隨著不再是蘇聯的俄羅斯經濟環境轉趨脆弱,日本的資產泡沫於九十年代開始爆破,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威脅已不再如七八十年代般來自俄日──中國,竟然在蘇聯解體後沒有倒下來。尼克遜至列根時代美國在亞洲的布局和收縮政策,隨之顯得有點過時。

中日美互動中試探底線

  1992年,克林頓當選美國首位後冷戰時期總統,他採取了積極與華互動的外交政策,訪華期間願意應中方的要求公開表示反對台獨。與他的前任們一樣,克林頓在對華策略上並沒有知會日本的習慣,並宣稱要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日本看在眼裡,沒法不對親密的美中關係起戒心,憂慮從此會被這位忠誠的盟友冷待。把心一橫,日本轉而擁抱經濟日益強大的中國,也想透過在八十年代已打下基礎的中日貿易來自救。然而,奇妙地就在這些年頭,釣魚島忽然無風起浪。

  1996年,日本右翼份子登上釣魚島樹立燈塔,兩岸政府強烈抗議,但只停留在外交聲明層面。日方稱建塔是民間人士所為,但卻派出巡邏艇阻止港台人士靠近釣魚島,事件迅即觸發全球華人的新一輪保釣運動。同年9月11日,美國政府發言人伯恩斯稱,美國既不承認也不支持任何國家對釣魚列島的主權主張。而美駐日大使蒙戴爾其後又表明《美日安保條約》沒有強制美軍須要介入釣魚島糾紛。這立場與當年尼克遜政府完全一致。同年10月6日,在釣魚島水域下水宣示主權遇溺的香港保釣人士陳毓祥舉殯;同一天,港台保釣人士幾十艘漁船於基隆出發直駛釣魚島列嶼,日本不便攔截,部份保釣人士成功登島揮舞國旗,宣示主權。

  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同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受到熱列歡迎。行程中他選擇了訪問珍珠港,似乎有意提醒美國別忘記敵友之分。1998年6月克林頓回訪北京,於聯合記者會上讚揚中國的匯率措施對穩定地區經濟發揮了重大貢獻。克林頓並進一步指美中將全力以赴應對金融危機,但日本政府和人民也必須多出分力。依克林頓的語氣,彷彿日本是美中的共同煩惱。同年11月,江澤民訪問日本受到冷遇,日本拒絕按中方要求就侵華戰爭發出書面道歉。江澤民在檢閱日本儀仗隊時,也明顯側身只向中國國旗鞠躬。

  雖然日本從來就沒法干預美國的對華政策,尼克遜或卡達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也沒有事先知會日本。不過,在冷戰策略的前提下,兩位總統都向中國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的重要性,這已足夠令日本放心了。克林頓卻不同,蘇聯因素消失了,這位美國新總統似乎對中國亮麗的政經發展頗予肯定。日本開始關注美中關係與日本利益的可能負面影響。日本國內希望脫離美國,採取獨立對華政策之聲漸高。

  儘管如此,克林頓時期的美中關係絕並非一帆風順,1999年5月7日,美軍機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使館內多人死傷。最後美方同意賠償,但事件卻令踏入新世紀的美中關係蒙上陰影。走過千禧年,2001年的美國迎來新總統小布殊。小布殊對中國沒太大好感,並調整了美中是戰略合作伙伴的說法,改稱中國是潛在的競爭者,與美國國防部的觀點一致。同年4月1日,南海上空發生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美偵察機急降海南島。小布殊即時以強硬措詞要求中國歸還偵察機,並宣稱美軍機等同美領土主權的延伸,中方人員不得進入。中國的回應是把偵察機解體後才交回給美方。

  日漸緊張的美中關係因911事件而驟變。在餘下的七年多任期內,伊拉克和基地組織幾乎佔去了小布殊全部的注意力。恐襲發生後,小布殊在國會演講時提出邪惡軸心說,指的是伊拉克、伊朗和朝鮮。布殊派重兵到中東,至於亞洲區的邪惡國家朝鮮,小布殊分身不下。他最終於同意借助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促成六方會談。911事件的副作用,是令中美關係在邊談邊打之中以談的時間居多,令中國得到幾年安靜,集中力量鞏固國家的綜合力量。

中國崛起惹美嚴重關注

  中國再和平的崛起也是崛起,中國製造與中國威脅論開始出現。美國國會和媒體開始批評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導致美國貿赤嚴重,國內企業職位外流,也拉低美國工人薪酬。當時身為聯邦參議員的希拉莉要求國會調查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問題,指責中國藉國家補貼的廉價出口貨品賺取大量美元外匯,然後又以購買債券形式借回給美國人繼續消費。希拉莉認為美國應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並反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手段。

  2006年1日,來自芝加哥的新進參議員奧巴馬與參議員Norm Coleman在參議院成立了中國政策組,檢討美國對華政策。奧巴馬當時便把中國定位為「非朋友,也非敵人,而是競爭者」。2007年6月,他與希拉莉共同支持立法以懲罰性關稅為要脅,逼使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的年度報告持續多年指出中國是美國未來的最大威脅,並質疑中國增大國防開支的意圖。至此,中國由當年一個應美國邀請發揮穩定地區安全作用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區域安全的隱患。更奇妙地,在新一批政客眼裡,「軍事威脅論」的矛頭直指中國、而非昔日的蘇聯;而貿易戰方面,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美國經濟的敵人。

  2008年8月的北京奧運近乎完美地閉幕。9月15日,美國總統選戰鬥得難分難解時,百年老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由華爾街一手炮製的虛擬資產泡沫,正式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候任總統未宣誓便要頭痛美國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一度令美國人引以為傲的華爾街幾陷於癱瘓,需要聯邦政府千億元計的應急資金救助。在全球災區處處之際,骨牌效應排山而來,歐美同時望向一個救生圈──中國。作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擁有最大量的外匯儲備,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責忽然落在中國肩上。中國不負眾望,在極其艱難的時刻仍然保持百分之八的年度經濟增長。

美元碰不得

  感謝尼克遜廢除美元金本位制度,奧巴馬2009年上任後立即通過七千億元救市方案,指示聯儲局啟動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年聯邦赤字達到破紀錄的一萬四千億美元,而國債則上升至十三萬億元。在應對金融危機上美國需要中國的配合,但美中關係會因而變得更加親密嗎?

  中國在應對美元資產貶值威脅的策略上,觸碰了美國的高度敏感神經與國家核心利益──美元。中國為了擺脫美元的負面影響,與主要貿易伙伴推出貨幣互換協議,避開以美元結算以減低匯率風險。分別先後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及印尼6 個國家或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累積金額達6500 億人民幣。誠如美國國會眾議員保羅(Ron Paul)所言,沒有一個挑戰美元地位的國家會有好下場的。保羅在國會發言呼籲結束美元霸權,指出那些不甘受美元控制的國家,如伊拉克、伊朗和委內瑞拉,紛紛受到美國嚴厲的制裁,其中伊拉克政權更被徹底顛覆。弱國如兩伊挑戰美元有如以卵擊石,但對於總體經濟實力可觀的中國,美國嚴陣以待,逼人民幣升值壓力急升,中美匯率戰一觸即發。

奧巴馬「重回亞洲」

  2009年2月,新任國務卿希拉莉展開首次外訪行程。她打破歷任國務卿先訪問歐洲的慣例,選擇到亞洲,分別訪問日本、南韓、印尼和中國。希拉莉競選總統的政綱上曾形容美中關係是本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這話聽在日本耳裡必然十分刺耳,但希拉莉首度出訪卻選擇先到日本,最一站才到中國,也是打破過去美國訪華官員回程才到日本的習慣。希拉莉此行多被解讀為是禮節性的訪問,甚至有說是因為中東和歐洲早已派去奧巴馬的特使,留下不重要的國家才讓她走一趟。今日回頭看來,這些分析可能太低估了奧巴馬政府的部署。希拉莉的亞洲行,現在看來更像是為美國調整亞洲戰略熱身。

  2009年3月,才從中國回來沒幾天的希拉莉又找上了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不是寒暄,是抗議美國海軍探測船「無瑕號」在南中國海遭受中國船隻干擾。美國船隻當時正收集中國潛艇進出基地的數據,但多艘中國船隻靠近,還險些發生碰撞。5月,希拉莉在一個論壇上說:中國在拉丁美洲取得的外交進展令美國感到困擾。同年7月,希拉莉再度出訪亞洲,在曼谷高調宣稱:「美國重返亞洲了」。這句不起眼及被視為半戲言的說話,今天看來似乎並非虛言。

  正如本文開首時指出,二戰時亞洲是美軍的主戰場,戰後也在日本、南韓、越南、菲律賓駐兵,琉球群島(包括釣魚島)則直接全權管理。至70年代,尼克遜才改行「收縮亞洲」政策。四十年後的今天,奧巴馬政府宣佈「重返亞洲」,亞洲隨即進入「多事之秋」。

  首先是日本政壇戲劇性地在不足一年內換了三位首相,2009年9月民主黨擊敗戰後不敗政黨自民黨,鳩山由紀夫出任首相。在希拉莉宣布美國要重返亞洲後,作為美國盟國首相的鳩山,卻竟然主張「脫美入亞」,即是試圖跟美國地位對等,自主發展對華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雙邊關係。美國長期以來要求日本在外交政策上跟美國走,鳩山卻想讓日本走自己的路,最具象徵意義的做法是要求美軍遷移甚或撤出沖繩基地;其次是主動與中國構建關係,提出與溫家寶設立總理熱線。

  就在沖繩美軍基地搬與不搬的爭拗中,2010年3月26日晚,黃海水域巡邏的南韓天安號護衛艦神秘被外來魚雷擊沉,朝鮮半島即時戰雲密佈。經近兩個月的調查後,美、澳、英、瑞典四國專家的報告指,天安艦是被朝鮮製魚雷擊沉的。此事朝鮮予以否認,美韓則譴責朝鮮挑釁。中國同時與兩韓保持外交關係,南韓對中國未對天安艦事件採取更強硬的立場表示不滿。而美國則以加強保衛韓國為由,在黃海和東海安排了多場美日韓海上大規模演習。由於演習地點太接近中國,中國提出抗議之外,也同樣在黃海進行實彈射擊演練。

  至於鳩山,最終「脫美」不成,反倒被政治獻金醜聞纏身,及因不再堅持美軍遷移基地引發民憤,在任不到八個月便於6月2日下台。6月12日是上海世博日本周,接任鳩山的菅直人本來說好赴華出席,順道會晤中國領導人。但據報道說,菅直人在與奧巴馬通電話後便打住,改由已下台的鳩山由?夫做代表。一說是奧巴馬不喜歡他太早訪華,而於時間上菅直人6月27日在加拿大參加經濟峰會時會見到奧巴馬,若他真的訪華,便造成先到中國、後見美國總統的局面。

  天安艦事件未了,7月23日希拉莉出訪越南。除繼續指責朝鮮好戰,希拉莉還提出,南中國海主權爭議涉及美國國家利益,表示願意與相關各國商討解決分歧。中國一直聲稱擁有大部份南中國海的主權,對美國挑起東南亞諸國與中國的爭奪領土甚為不滿。而美國則與越南宣佈將會在南海舉行兩軍合作演練。

  頻繁的海上軍演未完,9月7日,日本海上自衛保安廳指中國漁船閩晉號「非法」進入釣魚島水域,並故意衝撞日方巡邏艇,扣押了中國漁船和人員。事後日方一反常態,異常強硬地要依國內法審訊中國漁民。而就在事件發生前幾天,面臨黨內競選的菅直人與對手不約而同地在政見辯論會上提到釣魚島是日本故有領土,並對於中國不斷的壯大軍力表示擔憂。

  而在中國多番提出外交抗議時,美國副總統拜登卻火上加油說:「正確的美中關係必須透過日本完成」。美國務院官員及希拉莉本人,一再重申《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範圍。

認識釣魚島風雲新形勢

  本文不嫌其煩地整理二戰以來美、蘇、中、日的外交互動,從中不難看出,過去美國對華政策從未曾經過日本。尼克遜以來便如此。在為日本打氣之餘,拜登此言,或可理解為是向中國表態:美中日三角關係生變了──美國挺日本。在溫家寶於紐約拒見菅直人及使出連串反制措施後,日本最終也得無條件釋放中國船長。可是,中國的強硬反應,予英美傳媒「中國盛氣凌人」的口實;而這、菅直人彷彿打得不太漂亮的一仗,會不會是目的卻已然達到。而菅直人回國當日,奧巴馬在白宮會見了東盟領袖,表示美國將在亞洲擔當領導角色,並支持他們與中國爭奪南中國海主權。而被馬尼拉康泰人質事件殺個措手不及的阿基諾三世,便於會後聲稱不喜歡中國把南海說為南中國海。

  由「收縮」至「重返」,四十年轉了一圈,美國又再軍臨亞洲了。中國和日本民眾因為釣魚島之爭而民族情緒高漲,現時兩國巡邏艇天天對峙。談到保釣,中國民眾自然會把矛頭指向與日本,但細看戰後以來的美中日關係,日本隨了享受繁榮帶來的物質生活外,在政治和軍事上應有「在人屋簷下」之嘆。

  如要真正解決釣魚島問題,中國要應對的不是日本,而是要叱吒亞洲的美國。而在更大的佈局考慮下,美國會清走這根碰一碰便發熱的是非棒嗎?大概不會。釣魚島既可令沉渣泛起,又有地理上的軍事價值,是對中國的最佳牽制。只要美國仍需利用一些議題來操控中日的神經,釣魚島的爭議便沒有徹底解決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