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商界跳上舞台!!是禍是福?!

商界跳上舞台!!是禍是福?!
思考:誰有能力對抗錢、及資訊(誰擁有傳媒)
批註附於文末
C觀點 - 施永青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7554&d=1717
商界跳上政治舞台    (20120323)
 
唐英年雖予人的印象不善辭令,但在今次特首選舉的答問大會上,他的議題卻最能挑起政治漩渦。相信每次他出席答問大會前,都有人為他作準備;所以他所說的並非他個人自己的意見,而是代表著商界某一個圈子的人的利益。
今次唐英年在商台續約與23條示威問題上,對梁振英反咬一口,看來亦是早有計劃的,而不是一時衝動的氣話。電視台有重播他說這段話的畫面,證明他是一面說一面看「貓紙」的。這些「貓紙」是誰為他準備的?究竟想向社會傳遞一些甚麼訊息?
香港的商界一向奉行「富不與官爭」的原則,在殖民地時代,他們緊靠港英政府,一回歸就轉向北京朝聖,盡量與北京站在同一條陣綫。所以,商界過去在很多問題上,立場都是與北京十分接近的,所以泛民一直稱自由黨為保皇黨。由此可見,唐英年對梁振英的攻擊,並不反映商界的一貫立場,而是反映商界的新近立場。此之所以,社會上才會有唐英年倒向泛民的說法。
唐英年背後的商界很多都是大地產商,照道理是不會倒向主張要打倒地產霸權的泛民的,兩者的利益立場與政治信念都相距很遠。因此,唐英年今次的舉止確令很多人感到驚訝。

這分明是一場戲,問題是這場戲究竟是唱給北京看的?還是唱給社會看的?
如果是唱給北京看的,那一定是商界感到自己的利益備受威脅,沒有得到好好的照顧,否則不會鋌而走險。近期,香港剛通過對最低工資的立法,又在進行反壟斷與規管一手樓銷售的立法,這些都是令商界感到利益受損的。他們擔心北京會為了民意,不再維護商界的利益,所以借可能會倒向泛民向北京施壓。如果真是這樣,香港商界的膽子可真不小。
香港商界這樣做的另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決心今後以一個獨立的形象跳上政治舞台他們感到香港的民粹主義抬頭,社會上仇商仇富的意識強烈,北京已不可能不理民情地去維護商界的利益,他們必須有一個強大如美國共和黨一樣的政黨,去維護商界的利益。但要做到這樣,商界首先要洗底,要洗脫保皇黨的形象。
2017年可能會一人一票選特首,之後立法會也可能不設功能組別,商界應該意識到,香港的遊戲規則將會出現徹底性的改變,如果自己仍抱殘守缺的話,勢將被踢出歷史舞台。繼續做保皇黨,就可能連黨魁也沒法當選作立法會議員。那香港遲早民粹主義當道,商界一定沒有好日子過。
在這種形勢下,香港商界只好趁特首選舉,重新為自己定位,展示自己獨立的一面,希望在以後的選擇遊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批註:商界參政會是一種怎樣的參政方式,這次唐英年的「誣告」、唐營可動用多份報紙去「造新聞」、完全不顧大局、輸也要一齊死(玉石俱焚)…….等等是一次演練;將來,只會在這模式下改良、成熟化,大方向不變。
一直深信:民主選舉是美國向世界灌輸的毒藥(他自己本身也只是間接選舉,卻向外傾銷一人一票的普世價值)。
選舉,從來都是燒錢工程!!!!!!!!及資源(如誰擁有傳媒)!!!!是關鍵中的關鍵。民情可以塑造──且看梁振英此次如何硬生生被「屈」、被鄉事派設黑金局砌生豬肉。對手只要擁有傳媒,根本不需舉證,就可以用「謊言說上千遍便成事實」來為民眾製造「一種印象」。
對不起,從不認為公眾、而且是大部份的公眾,有能力長期維持跟新聞、弄清事實,以保持頭腦清明──要忙謀生啊!有生活壓力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長期保持頭腦冷靜。民眾,最終都有民粹化的危機。
商界打算登上政治舞台,甚至定位為跟中央對著幹,而同時香港行普選──香港泛政治化的趨勢已是預期之中,是禍是福,個人傾向前者。希望沒有言中。】


======================
一篇發揮正面觀察的文章
也是一種角度,即使本人未必完全同意
【批註:大家可以先看下文,才看此處的批註。
下文的第一點,正是我的觀察。極之認同!!──中央對香港事務的干預,遠比想像中少。如干預力度真的很猛、發了狠力,何俊仁這類美資打手還可以天天盯著中聯辦來罵、罵人家干預選舉嗎?(今時今日「傳媒治港」、「財外集團」猖獗,可反思究竟誰才是弱勢?!)。
至於第三點,稍嫌作者過於樂觀了──普選的底蘊(看美國便知道),是助選資金有多少可燃燒的角力。有能力籌集最多資金者、有能力操縱媒體者參政(商界對《信報》、《星島》的操控,令兩報的報導完任傾向唐英年),勝出基會大增;不勝也可以「塑造」負面新聞,把局搞爛、玉石俱焚。
第四點也不同意。「全民參政」、「全民政治熱」是禍是福?可以熱議的所謂電視辯論,是口才「誰更咀刁」之爭(唐唐因此而在後來被「讚」),全民參與?可以是甚麼程度的參與,深憂之(美國出的,也是能Talk的政客)。
至於最後的總結,也未如作者樂觀;主因是香港因為歷史原因(英國管治時,對跟他同調的美國對港事務有太多默許。英國撤離後,英美力量早便在香港生根。前有陳方安生,後有水果報)。香港看似簡單而少,政治力量卻相當複雜。】
─────────────
實踐難得   經驗寶貴
———投票前夕評估今次選舉的意義
雷競璇

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將於本周日投票,離我執筆寫作此文只有四天。我關心的不是投票的結果(雖然現在預測已經不難),而是此次選舉對香港政治的意義,以及可能的影響。
      我當然注意到這次選舉的負面新聞不絕如縷,愈接近投票情況愈甚,我身邊有友人甚至因此覺得不勝其擾,宣稱要移居他地。我自己的觀感與之不一樣,認為這次選舉對香港政治有極其積極的意義,長遠而言可以產生良好的影響。我一直留心時事,但回歸以來再沒有公開評論,此次撰文獻曝,也是由於有這樣的正面體會,希望讀者也能登高望遠,不要老在泥漿中紏纏。

      我的樂觀意見集中四方面。

      其一,中央政府對香港政局的控制,遠非一般所說所傳的嚴密,這從今次建制內部劍拔弩張、競選幾乎失控的情況可以看到。因此,對香港政治的自主程度,我們應該重新評估,冷靜衡量。中央要穩住局面,一點不難,公開、隱蔽的可用手段非常多,但為甚麼能夠操控而未有操控或者操控不了,讓一幕又一幕的鬧劇甚至醜劇暴露出來,我不知道,沒有讀到過令人折服的分析(掉眼鏡的評論倒不少),也不相信內裡真相短期可以弄清。中國政治複雜無比,一直以來我們只能瞎子摸象,運氣好時摸到關鍵之處,作點有用分析,多數時候摸不出頭緒來。對於這次選舉何以發生前所未見的變化,我們要繼續摸索下去,但首先應該看到,香港政治的自主空間,其實不小,我們不宜小覷自己,等候發落。

      其二,民意在選舉過程中發生了雖說不上關鍵、但極其重要的作用,於是,有權投票並決定結果的雖然只是一千二百人,但牽動進程的是民眾關注,並由此而經媒體轉介、擴張的意向,形成了到頭來各方不能忽視的反制作用。唐英年如果這次競選最終失敗的話,我認為關鍵在於他本人以至其陣營沒有估算到民意的份量,處處被動,及至醒悟,為時已晚,無法挽回,最終用上他這個陣營應該不會用的手段,企圖扭轉局面,甚至不惜兩敗俱傷。我這裡對民意作用的評估,結合到上述有關香港政治空間的觀察,意義尤其重大,原因是嚐過了甜頭的民意不會後退,可以推想,到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時,任何有意參選者都不能不將本土利益、民意主流放在首要位置考慮。

      其三,小圈子選舉的弊病,經由今次過程全面暴露,再無公信可言,這為《基本法》承諾的普選,開拓了積極的前景。我自己並不迷信民主,也不認為一人一票是最好的制度,但人類近百年來的政治實踐,還是說明了到今天為止,沒有找到比普選更為可靠的制度,能夠將一個複雜社會當中紛紜參差、千頭萬緒的利益綜合起來,形成大家願意接受的主流。矛盾特別是重大矛盾的消融化解,在這樣大面積的民意組合中較容易達成,小圈子的運作反而令之進一步扭曲甚至加劇。此次選舉,開始時有點「假戲真做」的況味,但真做之後假不回頭,以後就不能不真做了。其中道理,民眾看到,一直享受免費午餐的政治力量看到,中央也不會不看到。換言之,經過這次選舉,香港政治逾過了臨界線,今後五年無論誰主政,只能認真地部署能夠取信於民的普選。

      其四,結果如何雖然尚未知曉,但經過了這次選舉,全港市民上了非常深刻的一次政治課,大家雖無投票權,但關注之深、議論之廣、爭辯之切,近乎前所未有,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全民政治實踐。香港回歸以來的各種內部矛盾,也因此而有所顯露,得到反映,為主政者往後的管治,提供了參照,也為香港往後的發展,儲備了經驗。這一點在選舉的初段尤為顯著,為了發動和運用民意,有關的民生政策辯論達到少見的高度,只是後來抹黑成了焦點,對關鍵問題的關注,反而倒退,比較可惜。

      對於選舉過程中的諸多醜聞和抹黑,我並不氣餒,因為這在民主化的初期,幾乎一定出現,遠的不說,想想南韓的兩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以及台灣的陳水扁,結果都鋃鐺入獄,就可以明白,要在民主體制中形成一批與之相適應的領袖,形成一套與之相配合的文化,畢竟有過程,無法一蹴即至;來日方長,前路漫漫,何必爭此朝夕?

(20123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