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梁一鳴《初中中國歷史能否出生天?── 評新修訂初中中國歷史的實施前景》

《初中中國歷史能否出生天?── 評新修訂初中中國歷史的實施前景》梁一鳴
 2016-11-18 A12《大公報》(本次傳上的是足本原稿)

課程發展議會成立的專責委員會,經過兩年多的籌劃, 終於對備受詬病的初中中國歷史課程作出了改弦易轍的修改,糾正以往過分偏頗朝代更替、治亂興衰循環的冗長論述,以及以往甲(政治)乙(文化)兩部分割,課時編排「重古輕今」導致近代史被腰斬等主要毛病。 新修訂的課程(下稱新課程)採用了「大歷史」宏觀框架,突顯中華民族在7000 多年歷中的形成、壯大、一統、融合和現代化 歷程,介紹 各個主要歷史時期的文化特色 和相關的香港歷史發展。課程結構由政治(65%)、文化特色(25%)和香港發展(10%)三大板塊組成。古代歷史與近、現代歷史的課時分配各半。整體而言, 新課程撥亂反正,打造了一個在初中階段有利於普及基礎國史認知的學習平台, 值得讚賞支持。然而,新課程也引來資深前線教師的批評, 主要是擔心「百年一瞬開歷史快車,教師難教學生難明」,「只有框架沒有血肉」、 「削弱朝代更替、拆散治亂興衰」, 「高舉盛世、報喜不報憂」,「文化專題過深,學生難明」, 「課時不足夠、老師不專教」、「中史科不獨立、效能沒保證」 等。造成這些疑惑,部分原因是由教師於對新課程的範式轉移未能適應,也有些具體因素是教育當局需要認真回應的 。 掉以輕心或處理不好,即使是一個改進了的新課程,也會在實施過程中失去預期的效果, 甚至重蹈舊課程的覆轍。

課程的合理性
教育當局必須讓教師站高望遠,循更宏觀的史學教育角度理解新課程最大的優點何在--新課程是「大歷史」取向,有利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建構一個宏觀、整體的認知概念。中國歷史上下7000年,內容包羅萬有,以150課時施教,必須有所取捨,擇優而教,達到課程的最佳效能。舊課程最大的缺陷是欠鮮明的歷史發展脈絡,學生只看到王朝循環興替,看不見民族發展和進步,而所謂「 點-線-面」的鋪排, 因缺乏大框架的支撐而流於空泛。空洞的東西留不住學生的興趣。加上對朝代的片面介紹,彷彿歷代興衰原因都大致相同,無個性可言。以宋代為例,學生只知積弱一面,而每個朝代興隆完了都走向積弱,學生不會知道政治積弱之外宋朝在文化及生活上如何多姿燦爛。在舊課程下,學生所認識的中國歷史非常不全面。新課程的「大歷史」進路, 是世界各國在普及基礎歷史教育時普遍採取的取向 。「大歷史」進路省略枝節,凸出民族發展的重要轉接點、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文化特色的演進、文明的成就、社會形態的變遷和國家、民族命運的風雲宕迭,更包含歷代志士仁人維護民族發展和生存所付出的奮鬥和犧牲;讀之,足以鼓舞民族情懷和建立民族歸屬感。這是國史教育的特殊使命。可以說,新課程的重新定位,更有利於優化教學效能。例如夏商周三代1200 年的歷史,凸出了有由萬邦到一統的政治演變和華夏文明的奠立; 秦漢兩代400多年,奠定了中央集權大一統的國家形態;三國魏晉南北朝400多年的分裂和民族融合,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也下開了開放寬宏的隋唐文化。在「大歷史」框架下,朝代的興衰只是簡略交代而不會被忽略, 但關鍵的事件和人物會更突出和更有生命力。

不過,新課程的修訂者對「大歷史」、「大時段」的描述,用語有時不夠準確,對內容的鋪排也抓不緊關鍵要點。例如在中一級的第一個單元「華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用11節課時處理4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重點是否應該放在「神話傳說」和「新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介紹」呢?還是像舊課程乙部直接簡單地介紹早期多元文化的起源和特色(紅山、仰韶、龍山、良渚文化)就夠呢?又例如中二級「明代君主專制國家的建立與經濟、文化的變遷」單元, 內容提綱內的「君主集權政治」 與漢代以來的中央集權有何區別?中三級描述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應該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壯大或鼎盛」,而「鴉片戰爭後與列強的交涉」,更應明確為「列強入侵與民族屈辱」。上述種種疏漏,應在咨詢後再加以檢討和完善。

更令人遺憾的是,無論在各時期的「學習重點」或「預計學習知識內容說明」部分,均沒有交代朝代衰亡的處理方法。是否如教育當局所解釋,在每一朝代建立時交代上一個朝代的「亂與衰」為背景?這樣的處理方法自然嗎?為何不在課程大綱中有明確交代呢?那便不用令教師有「只談盛世、粉飾太平」的感覺。

課程的可行性
新課程預期中的成效,或會被自身設計上的缺陷牽制和削弱。設計上的缺陷包括內容過多、課時不足和超乎學生能力。 舊課程內容繁瑣(如王莽篡漢復古、宦官外戚相爭等),導致近代史和乙部文化史被腰斬。新課程的課時沒有增加,但減少了繁瑣枝節,理論上騰出了更多空間以處理文化內容和香港歷史簡介。香港發展的落墨不用多,也足以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親切感。文化史部分雖然並不是新事物,歷史本身就是文化,舊課程的乙部已經有;政治史中的百家爭鳴等內容其實也是文化史。但新課程裏文化史選材的份量與適切性,確實有認真檢討的必要,否則也會是頭腦發熱,課程臃腫,好事變壞事。例如要求中一學生「從青銅器看商、周社會與文化發展特色」, 真是費力而不討好。單是銅器的種類和名稱已嚇怕師生, 倒不如 改選「文字發展」,無論 趣味性和認受性都會較強。各歷史時期的文化特色,介紹一個典型就足夠了, 何需同時介紹長城與故宮? 有些文化課題漫無邊際,如「清朝文化發展」、「民國時期的經濟及文化生活」,簡直令人無所適從。 課程設計的通病是不顧現實,重量不重質,不懂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 的道理。


課程實施的保證
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是教師的信心、能力與著力。香港特區政府不應迴避教育界「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和「專科專教」強烈吶喊背後所反映的深層意義。「獨立成科」是針對教育當局多年來對中國歷史教育的放任,讓學校隨意把中國歷史科 進行「統整」、「調適」、「刪減」 或「通識教育化」, 嚴重破壞了本科的完整性。今天,教育當局必須明確要求學校保證中國歷史課程被完整地、獨立地施教。沒有這個保證, 新課程的實施必然是枉然的。
「專科專教」標誌教師能力的提高和專業保證。當然,不可能要求每一位中史教師都是本科畢業生,但起碼他們要懂得如何教授新課程的內容, 特別是要掌握「大歷史」取向和文化史。教育當局需要安排大規模的再培訓,讓每一位任教新課程的老師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施教。另外,也要投放資源,安排老師到內地文化考察,並且要製作出色的教材套支援。
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對中國歷史教育的限制和破壞甚深, 回歸後的香港特區政府沒有糾正,如今要撥亂反正,需要拿出勇氣和給予大力支持, 國史教育才能出生天。廣大的中史教師,也要同心同德,奮力復興中華民族歷史的承傳。


同時附上:《誰領國史出生天》     梁一鳴
信報財經新聞 A17  |   時事評論  |  2015-06-13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1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