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美國總統選舉中的「搖擺州」,是甚麼一回事?--介紹及深思

搖擺州是甚麼一回事?
 【批註:美國總統選舉中,紅藍州份會令你意外地自南北戰爭以來近百年不變;藍的仍是藍的,紅的仍是紅的。總統選舉,一直都只是8個搖擺州的選舉。
最熱鬧的、最多候選人對他們開期票的,就是這8個州。美國的「民主」命運,全國大部份人的意向根本不重要;一切,都握在8個搖擺州的居民手上。
8個州之中,又以佛羅里達州29張選舉人票為最重要──是次選舉,奧巴馬如贏了此州,其他搖擺州份,在基本盤不變下微不足道。
下文深思及介紹這現象。】
─────────────────
http://www.singtaousa.com/110612/hl03.php
美國總統間接選舉制度不利民主   梁建鋒
 (星島社論 ) 2012-11-7 
今屆美國總統選舉的競爭熱度遠超預期,兩黨候選人向搖擺州份進行密集文宣轟炸,令好些選民都說受不了。不同民調都顯示奧巴馬與羅姆內拉鋸形勢將持續到投票站關閉的一刻。可是,這種熱度並不是全美民眾都能感受得到的。參與總統選舉於大多數美國選民而言,變得越來越只能遠觀而已。
美國總統選舉以間接選舉方式進行,雖然合資格成為選民的民眾都可以參與投票,但總統的產生方法並不是以普選得票率而定勝負。根據國會兩院的席位總數,設有一個由五百三十八名選舉人組成的選舉團,各州依議會席位比例獲分配選舉人席位,亦即所謂選舉人票。聯邦選舉法規定,在各州普選中勝出的總統候選人,可以有權全數委派該州的選舉人,只要奪得二百七十張選舉人票便可以順利入主白宮。因此,競選團隊的目光只見州而不見人。
美國放棄採用普選方式選舉總統,與美國不光彩的奴隸歷史有關。當其時的立國者沒法就奴隸代表權取得共識,於是唯有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國會議席比例組成選舉團,再由他們來選出總統,這是既保持各州代表性的同時,又不必顧慮奴隸參與投票的問題。可惜,這種妥協並沒法規避對奴隸制度的分歧,南北州份始終都爆發了內戰。
值得讓人深思的是,當年南北戰爭對立的州份,經過一個半世紀後,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分歧依然。翻開今屆美國大選中民主、共和兩黨的鐵票版圖,會赫然發現基本上仍舊是內戰時期的南北對峙格局。南北板塊之所以能夠維持逾百年而不衰,與總統選舉制度有很大關係。
南北州份政見分歧之深,在以州為單位的總統選舉團制度下,候選人完全沒有必要深入敵後。兩黨的力量彷彿河水不會犯井水,只有在鹹淡水交界處,候選人才會發功爭取選票。因此,在物以類聚的自然規律下,讓美國大部份州的黨派政治立場得以江山永固的保留下來。所以,美國兩黨政治是永遠沒法合作的,因為這與兩黨的根本政治利益互相矛盾。跨越政黨版圖去拉對方陣地票源的總統候選人絕無僅有,只有在非鐵票州份、所謂有機會「搖擺」的州份內的選民(約五分之一的州),才有機會參與有真正意義的總統選舉。其餘的州份,只能算是樹旗表忠而已。
長期的間接選舉,以及州本位的黨派政治,形成了雞與雞蛋的不解關係,導致政黨政治思想的僵化,扼殺了創新思維的空間。這就是為何如德州眾議員保羅一類的政治思想家,雖然在全國吸引了相當多的年青追隨者,卻始終被排擠於主流政治以外。不單是政客不求變,全國選民也沒法求變,因為政黨沒有需要改變的誘因及動力,因循是最安全的策略。
那麼,兩黨又如何在搖擺州份贏得選票呢?對於這群為數不多、卻是關鍵少數的選民,候選人的黨八股是沒有吸引力的,不能說之以理,唯有動之以情。所謂情者,是指煽情;說得直白些,是恐懼之情。在這些爭持激烈的州份,候選人不會推銷自己多可愛,只要讓更多選民恐懼對手當選便可以輕鬆取勝。
著名導演米高摩爾說美國是一個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社會。一位共和黨籍的財經專家日前在其每周財經分析上說,如果奧巴馬連任,美國股市將大跌。但事實上在奧巴馬任內,美國股市早已反彈至超逾金融海嘯前的水平。而奧巴馬則不斷提醒選民,投票給羅姆內等於選擇重回金融危機。每一屆的總統選舉,誰把握了搖擺州份選民最敏感神經,誰便能入主白宮,只要間接選舉遊戲規則不變,美國政治的生機只會日漸萎縮下去,難以發揮實質民主的生命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