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龍應台眼淚  虛偽的強盜的眼淚》--並思考兩岸「去歷史」、「反歷史」的「怪行」

龍應台的虛偽又被揭穿
並思考兩岸「去歷史」、「反歷史」的「怪行」
http://opinion.m4.cn/2012-11/1189276.shtml
邱士傑:《龍應台眼淚  虛偽的強盜的眼淚》
2012-11-05 10:54邱世傑 觀察者網
(作者邱士傑: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近日,大陸刊物《南方人物週刊》發佈了一個氣味相投的官員龍應台專訪。文中出現這樣的敘述:會議後,龍應台閱讀在白色恐怖時期遇害的兩位左翼人士的遺書。”“攝影師還捕捉到她在辦公室裡流淚的一刻,當時她面前攤著幾封寫於42年前的遺書。寫信的人,都在那個延續了二十多年的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斃了。
龍女士的流淚,大概與她在本月上旬歸還白色恐怖犧牲者遺書給家屬有關。當時龍女士說:有一些正義,超過了國家的規定!希望我們的國家,永遠不要再走這樣的回頭路!
 如果我們願意記記帳,翻翻龍女士過往的相關言論,想必會對她此刻的眼淚感到不可思議。
1993年,臺北六張犁發現了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決者的亂葬崗,引起社會關注。當時草草埋在六張犁的,不是中共地下黨,就是無辜民眾。為此,作家陳映真撰寫了《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沉落》一文,頌揚台籍中共地下黨人的鬥爭;陳映真將國民黨當局稱之為匪諜共匪間諜)的地下黨人與許多無辜犧牲者,稱為壯士英靈。那時,龍應台忽然跳出來反駁陳映真。龍應台認為:官兵就是官兵強盜就是強盜,當年那些被國民黨法西斯刑殺的臺灣民眾就是該死;對於蓋棺論定的忠奸,不可以翻案;如果要翻案,就得海峽兩岸一起翻。──官員龍應台的狂言如下:
50年代的殺戮,究竟是傷天害理?還是光明正大?
陳映真在面對50年代白色恐怖時,試圖把蓋棺論定的忠奸倒過來寫。黑的變白,白的變黑。
在我的價值表上,如果這些被殺的匪諜能被稱為壯士英靈,那麼那些在中國大陸被捕殺的美蔣國特同樣是壯士英靈
把黑白顛倒過來,把官兵和強盜調換角色,或許讓受難者心裡舒服一點,但是,我覺得,對透視歷史,從而自歷史中獲得教訓,並沒有什麼幫助。(龍應台,〈誰是官兵?誰是強盜?〉,《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718日)

十多年後流下虛偽之淚的龍女士,仍然在她的《大江大海》宣傳上述觀點,但龍女士此時的膽子更大了。當年她反駁陳映真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懼怕臺灣社會對於六張犁死難者的普遍同情,因此罵完陳映真之後還以p.s的方式補充自己可能只是世紀末忠奸不分心態在起作用。但到了她那本意圖包山包海的《大江大海》,龍女士就乾脆把當年自稱忠奸不分的史觀推而廣之到國共內戰的總體詮釋上,把中國兩種命運的大決戰,簡單解釋成沒有意義的成王敗寇之爭。與此同時,龍女士還以更曖昧的姿態表達她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態度。雖然官員龍應台為白色恐怖死難者的遺書而動情落淚,但她這種表演,仍然是以官兵的姿態,來為強盜掬一把廉價的眼淚。
 加害者與受難者之間的位置不但沒能得到翻轉,反而讓當年的強盜繼續當強盜,而昔日的官兵仍然是官兵,誰都別想改變這個格局,這就是臺灣的轉型正義

其實龍女士的態度變換並不意外。她之所以在反駁陳映真的時候主張平等看待死在大陸的國特與犧牲在臺灣的匪諜,其實是因為那個時期的大陸絕不可能平反國特。誰都知道,如果平反了國特,那就意味著共產黨當年勝利的歷史正當性被解消,而國共內戰也就變成毫無意義的成王敗寇,變成了一場意外。因此,龍女士當年的批評,其實只是借著批判陳映真而攻擊大陸;至於臺灣的匪諜究竟該不該平反,根本不是她的重點,這不過是她借此攻擊大陸的媒介。但當島內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平反運動越來越獲認同,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價值體系危機,甚至出現民國熱果粉之類的逆反現象時,龍女士自然不會用她以前的手段去批判大陸。因為現在的她也不敢批判當年被稱為匪諜的死難者及其二三代;至於死在大陸上的國特,也不需要她去平反──只需依靠當前大陸的果粉以及許多忠奸不分的電視劇就很充分了。於是,當前的官員龍應台大可擺出一副同情當年匪諜的姿態。反正,流幾滴眼淚,擺拍一下,既不會少塊肉,書也不會少賣。

 當然,可悲之處即在於此:龍女士這種通過革命對反革命的包容以深化反革命的態度,現在也成為大陸部分媒體藉以推倒中國革命歷史的價值體系的手段之一。最近大陸《新週刊》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專題中,一位大陸作者到臺灣參觀了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刑場馬場町。他不但對國民黨血腥屠殺的歷史完全無感,甚至反過來認為:當前臺灣可以公然合法悼念當時的左翼死難者,是普世人權在臺灣的體現。從而用一種羞辱加消費的口吻說:被稱作英魂的左翼受難者的亡靈,在馬場町受到了最大禮遇。只有生命,沒有敵人。只有人道,沒有仇恨。這就是今天馬場町所達到的精神高度。這高度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意識形態。他還說:“‘為追求社會正義及政治改革之熱血志士,這就是臺灣對當年中共地下工作者和左翼人士的定位。這不是對一批人的定位,而是對所有反叛者、異端者的定位。就此來說,臺灣社會對反叛和異端的容納程度,已經不在歐美之下。而對反叛和異端的容納程度,顯然最能代表一個社會的自由、人道和文明的水準。
上述言論不但證明臺灣的反革命多麼成功地消費了革命,更證明了大陸公知也亟欲通過同樣的消費推倒現代中國革命史及其價值體系!而所謂馬場町的精神高度,表現的不過是兩岸部分人士共同去歷史反歷史,而且看不到未來的道德低度。面對兩岸公知聯手消費內在於臺灣的中國革命,有識者豈能蒙眼而不警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