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審視曾蔭權的「官商勾結」:中央如何協助香港反貪防腐  劉廼強

此文精闢重要 歡迎轉傳
作者的時評專欄早前已被李澤楷(李嘉誠系統)的《信報》「和諧」了
────────────
中央如何協助香港反貪防腐
劉廼強     2012/2/25

「官商勾結」這說法,於最近幾年才出現,而且直至最近,主要還是屬於「激進」的語詞。但是最近《東方》連續三天的揭發醜聞,當今特首被「捉奸在床」,百詞莫辯,而且在其他傳媒跟進,立法會窮追猛打,連他直屬的廉署都要被逼尷尬介入,將要暴露於世的醜聞和細節將會越來越多。最起碼在目前的表面證據之前,「官商勾結」的指控在絕大多數市民心目中,已經坐實,不再是一種推測。
香港市民向來都以官員廉潔自豪,而我們除了還未有全面普選之外,立法會已經有過半議員由直選或半直選產生,大都以監督政府為己任,加上有同樣使命的傳媒和司法獨立,以及市民動不動就開動手機攝錄、上街示威抗議,你說得出反貪防腐的機制,香港都應有盡有;按道理說,「官商勾結」不具生存的土壤。但是這回醜聞竟然出現於最高領導人身上,而且還那麼多姿多彩,相信絕大部份市民都大跌眼鏡。
我相信問題出於兩方面。首先,問題出於香港的地產財團實在太財鴻勢大了。香港這個人口才七百萬的蕞爾小島,竟然出了這麼多個世界級的富豪,光是房地產有關的稅費和賣地收入,已經佔了政府財政收入的近四成,如再加上財團的其他業務所產生的稅費,它們根本上已經成了整個政府體系的衣食父母。我經常說香港地產財閥騎劫了政府,就是這個道理。
政府在財政上如此依靠地產財閥,當然小心翼翼,侍候唯恐不周,表現出來的政策措施,就是我們說的「官商勾結」。加上地產利益集團駕馭政府的工具,還不單獨是金錢,還加上它們直接和間接控制的傳媒、政客、壓力團體和它們廣泛聯繫的國際政經關係。特區政府和地產利益集團,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共生關係,如果硬要以通用的「戰策夥伴關係」來形容,地產財閥是出錢的高級夥伴,而政府只不過是提供服務的夥計而已。
這一個複雜和隱蔽的組合,就是我所說的「財外聯盟」「官商勾結」和「財外聯盟」是互為表裡的這一概念於我上個月提出來的時候,頗有一些人在開始時認為我過「左」,但於細想之下,發現我提出的入員和論點等都是有公開的材料為依據,經得起驗證的再加上「財外聯盟」和「官商勾結」於唐營競選工程中不斷自我暴露,我的觀點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甚至公開發表支持。愛國愛港陣營中的「開明派」頭頭吳康文最近的文章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行政長官為首的政府高級官員財團中人存在着千絲萬縷關係,公和私的區隔便會很自然的鬆懈。你要旅行渡假,你的好友陪同,當然會乘搭他的私人飛機,吃的住的,人家一早安排好,並且早就由隨員簽了單,那會有機會由你付錢。
慢慢下來,這已成了一種政壇中見怪不怪的傳統習慣,不但特首和高官能享受到。而據自由黨的議員為撐曾蔭權而自爆,他們也享受過有錢朋友的豪華招待。公私區隔鬆懈之後,利益授受的界線亦隨之模糊。公務員手上其實都有不少合法的酌情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梁展文事件,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只是他做得過份了些,而且不知隱蔽,才出事而已。但出事之後,他唯一的損失只不過是丟了一份他本來就不應該打的工而已,誰也奈他不何現在看來,我們一般市民知道的大概連「官商勾結」的冰山一角都不夠,實在太少我們香港人一向自以為香港經商環境清廉,並以此自豪,也實在是太天真了。
這便帶到一個很多人都會問的問題:這是否回歸之後才如此?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見過的貪污總督也有好幾個,檢視一下香港殖民地史,貪官污吏多的是香港有廉署,是從麥理浩開始的。香港的開埠,完全是為了方便英商貿易,是赤裸裸的「官商勾結」。香港的「官商勾結」和官員貪污,是有很長的歷史的。但是像今天的明目張膽政府讓財團不顧市民的反感大事巧取豪奪,也着實少見。其中有一點,是總督雖然權傾一地,但在制度上還是有皇管的,但是回歸之後,特首雖云要向中央負責,但除了每年兩次禮節性的回京述職之外,他事實上卻是「冇皇管」。
香港總督是英女皇在港代表,有指導香港一切政務的最高權力,擔任著行政和立法兩局的主席,獨攬立法和行政大權,以及人事任免權。
香港行政局是由港督根據英國《皇室制誥》規定而建立的最高行政機構,凡制定重要政策,總督均須諮詢該局。行政局除每年八月暑假之外,每星期開會一次。立法局通過的任何條例,經總督批准後才能成為法律。所有的重要法案提交立法局討論審議前,均由行政局討論,公佈時以「港督會同行政局」的名義頒布,貫徹落實。
只有以下三種情況,總督才可以繞過行政局的諮詢程序:
1.       諮詢後可能影響政府施政,「令皇室蒙受不利」。
2.       明顯屬於無關重要,毋須諮詢的事項。
3.       時間緊迫,來不及諮詢。
4.       人事任免、紀律制裁等有關總督的專責權力事項。
但事後規定港督要盡快向行政局通報和解釋。
行政局議員需遵守和英國內閣相同的「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即政策未決定前所有議員均要保密,和政策決定後各議員對外均須支持該政策。
如果行政局成員書面提出把事項列入議程而被拒絕,議員有權要求把提議、意見和港督的答覆,以及否決理由紀錄在案,呈報皇室。港督否決行政局大多數人決議時,他需要把原因交往英國外交部備案。

基本法》中大體維持這個制度,但是實制上卻被掏空了。特首事實上可以獨攬大權,特首否決行政會議成員提出的議程事項,或者否決行政會議的大多數成員的決議,形式上依然要紀錄在案。問題是這些紀錄再毋須交往中央備案,除了他自己和將來的歷史學者參考之外,中央連最起碼的監督制衡機制都沒有。這樣下來,行政會議成員既由特首隨意委任和辭退,意見也任由特首決定採納與否,成了純粹的諮詢機構,特首則成了完全可以獨斷獨行的一方之首,內部缺乏監督制衡,結果由外部的傳媒和政客來負擔連功能。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利使人絕對腐化。」一個完全「冇皇管」的特首,處於一個徹底「官商勾結」的管治環境之中,有如主人離家,讓貓看管着魚,它如不偷吃,那才是曠世的奇跡。香港一旦出事,後果可大可小,不能輕視,而且到了最後,還不是要中央出來收拾殘局?鄧小平當年堅持對香港特區不可能不干預,是具深透的洞察力的決策。中央對港的「不干預」政策證實失敗,二零零三年改為「不干預,但有所作為」。經此一役,中央要仔細研究如何才能實質性的「有作為」。英國如何通過「總督會同行政局」機制管殖民地,值得我們參考。

==============================

【批註:終於,近年反過來傷害香港親中人士的吳康民也「慘被」《信報》點名指為是「土共」後,連他也跳出來指證(見文末),1. 香港的泛民由大財團、地產商「資助」;2.香港的政治有外國力量介。
終於,連他也要承認上述兩點事實了!!】
───────────────────
明報 A23  |   觀點  |   筆陣  |   By 吳康民  2012-02-25
麥卡錫主義與《信報》  吳康民
  
上世紀50 年代,美國有一名共和黨人叫麥卡錫。他在二戰以後便已是參議員,其人極端反共,在任職參議員期間,大肆渲染「共禍」。聲稱美國共產黨已經滲透美國政府及知識界,促使政府成立「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The House Committee OnUn-American Activities),亂指許多科技界、新聞界、影劇界著名人物為共產黨,並說他們為蘇聯間諜。結果導致美國許多名人,如喜劇大師差利?卓別靈、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以至華裔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等都遭到逼害。
更為悲慘的是使著名科學家朱利葉斯羅森堡夫婦被判處死刑而被處決。
差利.卓別靈是一位偉大的、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拍過批判資本剝削的《摩登時代》和反法西斯的《大獨裁者》。但因麥卡錫要逼他答覆是否共產黨員,差利為了人的尊嚴,拒絕作答,被迫離開美國,遠走瑞士。這在當年,是一件轟動世界的事件,差利.卓別靈被稱為「全世界最著名的被放逐的人」。
後來,卓別靈經過5 年的醞釀,在倫敦拍攝了另一部影片《國王在紐約》(A King in New York)。差利在這部片子中,嘲笑美國社會的種種弊端,包括麥卡錫主義。片中有一段是差利和他的兒子的對手戲,說是一位外國國王去參觀美國一家小學,結識了一個天才兒童,而兒童的父母,正在受到「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調查。這位外國元首,竟也因此吃了官司。影片演出了差利的拿手好戲,諷刺入木三分,幽默滑稽,十分有趣。

亂扣紅帽子
今天香港的《信報》,也一如麥卡錫,到處拋出紅帽子,企圖抹紅不少社會知名人士。
本月16 日該報的政情版為例,先拋紅帽子給曾德成局長。說他是共產黨的證據, 「莫過於他曾擔任《大公報》總編輯一職」。
接着說曾德成的哥哥曾鈺成, 「中共黨員」的證據是「曾任培僑中學校長及校監」,因而前校長吳康民也是,甚且離開培僑到香港新華社工作的周志榮也是。以此類推,曾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也必是。說諮委會秘書長的職位比新聞、教育機構更重要, 「尤有過之」,因而咬定他的「土共」身分。但《信報》的負責人知不知道,當年的諮委會既包容有不少今天仍在台上的泛民人士,其主持人正副主任(當然比秘書長更重要)安子介、羅德丞等人,按照《信報》的「重要性」的邏輯,也應該都是共產黨員了。
亂扣紅帽子是世界上一切反動勢力的慣技。過去在蔣介石統治大陸期間,被扣紅帽子而遭殺頭的共產黨人或疑是共產黨人數以百萬計。蔣介石退居台灣以後,認為國民黨失敗不在軍事潰敗,而在於共產黨的滲透,於是大搞白色恐怖,又殺了共產黨人及疑似共產黨人以數十萬計。今天,香港已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即使是共產黨人或疑似共產黨人,都沒有被殺頭的危險。但《信報》利用香港仍有部分人有「恐共」病,因而肆意抹紅,亂拋紅帽子。這是一張「貨真價實」麥卡錫式的反共報紙。

傳媒應有公信力
香港特首競逐,本應是良性競爭,但當前不僅是互揭陰私的「西九門」與「僭建門」之爭,更來了一場「抹紅」與「抹黑」之戰,而《信報》是始作俑者。其惡毒的手法,不僅為唐英年幫了倒忙,而且與中央人民政府對着幹。他們的後台既要去大陸炒地皮賺大錢,又與反共的泛民分子暗通款曲。至於有無與美英外國勢力勾結,尚待查核。
當前的香港政治生態十分複雜,在這場特首選舉之中,外國勢力正在插手以便把水搞渾,並加以操縱利用,值得從政者、競逐者提高警惕。我們希望香港的政局有良性的發展,傳媒更應該是持平公正的報道,社會才能夠繁榮穩定。不然,龍年開始,形勢動盪,絕非港人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