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我的日本九級地震日誌--終卷篇-下

啟發:日人配合政府,體大於個體.......
這些,我們又學不學?

2011-3-20及(星期日)3-21(星期一)
批註:不是故意挑負面新聞來讀,只因香港及部份內地傳媒「正面」報導一面倒地多,多得令我不可以「比較準確」地了解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於是,為大家予以補充平衡。
另,日本人生活習慣可學習之處不少──然而,學習歸學習,不必硬加一腳踩自己民族。各有特點,取長無妨。而排隊、講衛生等太表面了,日人配合政府,政治參與度低,集體大於個體.......這些,我們又學不學?我倒認為這些面向可平衡中港社會之不足──言論開放至有點失控(指沒水平、沒品位)、批評政府變成未必有內容的諉過於人

1.     
批註:冷靜之外,他們也是,他們也會因彷彿被遺棄而「哭求」救援。在仍有食物供應的地區稱讚日人冷靜總覺得意義有限記者可別忘了挖新聞──應報導仍留在「受災地」者的情況;例如福島30公里內的人群他們被政府呼籲不要出門口,但供應物資卻從缺。他們沒水,沒食物,靠已不冰的冷藏食物吊命,是一群被遺忘了的人群。//結語:要讀報導真正受災區的新聞。】

福島官員哭求外界救命 (20110321)   
地震重災區福島南相馬市,屬當局訂定、距第一核電廠2130公里的疏散地區——當局建議民眾撤走,如堅持留下則需留在室內,英國《星期日鏡報》以電話聯絡到該市一名留守的官員,他指市內災民已幾近斷糧,「食物只能維持多34天,救援物資都沒有送來這裡」。被問及有何訊息告訴外界時,該官員哭了起來,只說了一句「救命」。

 批註:南相馬的市長哭了,是因為他在17日前後已開始在「等死」。20日前後他仍在呼救,即是已好幾天沒回音。】

南相馬市市長:日本政府把我們留在這等死(2011/03/17 10:19)
原文網址: 南相馬市市長:日本政府把我們留在這等死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3/17/91-2697339.htm#ixzz1HCl5NEqL
BBC17日報導,福島核電廠危機尚未好轉,位於輻射禁區內的南相馬市孤立無援,市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整個南相馬市被政府「遺棄」,而市民們就被「留在這等死」。
日本政府於福島核電廠爆發危機後表示,核電廠方圓20公里內為禁區,2030公里處的居民留在屋內,不要出門。而南相馬市就距離福島核電廠20公里左右,日本政府已通知當地居民留在屋內。


2.   
批註:大家有讀過這則新聞嗎?是舊聞,星期六晚讀過,現在才下載留底。於我而言,不是要苛責此人,是為何這些出於人性的日人表現不太於主流傳媒的時段及版面上可以留意到或讀到對屍體的拍攝可以節制,對如下新聞的情況,也需要節制嗎
福島一醫院員工棄330病人全部逃亡
(星島)2011319日 星期六 16:45 也見於引用了的yahoo 新聞網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9/3/nbtd.html
中通社引述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福島縣大熊町的雙葉醫院,在地震及海嘯之前收到避難通知,14日再次收到核輻射危機通知後,醫院所有工作人員立刻全部逃亡,留下所有患者在原地自生自滅。
  報道指,3天後也即是16日自衛隊找到他們的時候,一共還剩下330名病患,其中有128人是連路都不能走的重症病患,而醫院相關人員一個也有看到。到17日,共有14人已死亡。
  日本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對這所醫院的相關人員展開調查。 此外,日本收容中心因物資短缺,25名災民死亡。

3.   
批註:政黨政治下,自民黨的谷垣禎一拒絕臨危受命。
政黨政治下有其「合理性」──那是你死我亡的零和遊戲。谷垣會盤算:做得好,功勞歸你們民主黨;難以做好的機會率很大,會憂慮自己接火棒,為民主黨人揹黑鑊。
相比於當年的中國,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而在中央統籌下,「省對省,點對點」定向支援十分到位,物資分配也因而不會重複或亂。只是,今天大家都忘記了。起碼,吳康民肯定是忘記了,所以才會說「中國給比下去」

日自民黨總裁拒任副首相 2011-03-20  07:30:00
日本首相菅直人19日邀請最大的在野黨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出任副首相,但遭到了谷垣拒絕。
菅直人當天與谷垣通電話,提議自民黨加入由民主黨和國民新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實現朝野政黨共同致力於地震災後重建,並邀請谷垣出任副首相兼震災復興擔當大臣。谷垣表示,自民黨將繼續在災後重建方面提供全面合作,但不會在沒有進行政策協商的情況下加入執政聯盟,他不能加入內閣。
此外,菅直人當天還與在野的公明黨代表(黨首)山口那津男通電話,要求公明黨在震災對策方面予以合作。山口要求盡快設立震災擔當大臣一職。
日本媒體認為,菅直人之所以邀請谷垣禎一加入內閣,是因為基於震災和核電站事故形勢嚴峻,認為需要組建大執政聯盟來克服這一國家危機。


.
批註:印象中日本是先進而高科技的國家,卻「因天氣不佳」而取消視察?天氣可以有多惡劣呢?待查。這則新聞讀起來有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21/4/ncvk.html
天氣差 菅直人取消災區行
 (明報)2011321日 星期一 11:25
日本首相菅直人今早取消了視察地震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等計劃,原因是當地天氣情況不佳,不便於直升機起降。
大地震發生至今超過10天,菅直人和政府其他高官均沒有進入災區慰問災民,引起了朝野各黨和輿論的不滿。
菅直人原計劃於今日上午搭乘自衛隊飛機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宮城縣石卷市避難所,慰問受災居民。然後前往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20公里之遠的東京    消防廳救災指揮部視察,並對參加核電站放水的消防隊員講話。
今天包括東京和災區在內的廣大地區時有中雨,菅直人取消了災區行,據首相官邸透露的消息說,取消的原因是因為災區的天氣比較惡劣。
菅直人將在官邸負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及受災者支援的指揮工作。(日本新聞網、共同社)
批註:查到了,是有雨,但沒有紅色的氣象警報(是全黃色)http://www.jma.go.jp/jma/index.html





.
眉批:人有好人、壞人,僱主也是。佐藤充、佐藤仁肯定是有良心的好人好老闆。以下是他們的事蹟。佐藤仁還說,待一切安定下來,會把人工寄去中國。這行為十分值得欣賞!】

日公司職員犧牲 救20中國研修生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48735&d=1442 (20110317) TVB電視新聞2011-3-21日中午報導
   在日本「311世紀大地震」中,有當地人表現出捨己救人的精神,在宮城女川町一間公司實習的20名中國研修生,在公司社長的弟弟安排下逃過一劫,但救人者折返宿舍尋找妻女時,卻被海嘯吞噬。
捨己救人的是佐藤水產株式會社社長的弟弟佐藤充,他在海嘯發生時,第一時間照顧的不是自己的妻女,而是帶著20名到公司實習的中國研修生,到高處的神社避難。佐藤安頓好他們後,再衝回宿舍試圖找尋妻女,但宿舍樓很快被海嘯淹沒,相信已遇難。佐藤充的哥哥、佐藤水產社長佐藤仁當晚仍強忍悲傷,四出問朋友借房,安置研修生。另外,災區再度救出生還者,被海嘯吞沒的宮城縣石卷市,前天救出一名被困5天的25歲男子,他腳部受傷,但意識清醒,為災區重燃希望。

眉批:年前從新聞專題中留意到「研修生」(又名「實習生/外國人勞動者」等)這個名詞。因為不斷出現「研修生」過勞死的事故。有日本維權律師為研修生制度下的苦主奔走,卻多年來一直沒有結果。/20107,終於出現第一宗於法律上確認為是過勞死的研修生個案。「研修生」也者,是廉價勞工。日本人口老化且富裕,於是粗活、髒活得引入發展中國家人口充任。多年前,有中國人不知「研修」即「外來勞工」而上當,近來則已知「研修生」即「廉價勞工」。當然,於日本是廉價的工資,於發展中國家人口已是不錯的薪資。
相比之下,佐藤充、佐藤仁是有仁心的研修生聘用者。

壞僱主的例子如下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00702-%E4%B8%80%E5%90%8D%E4%B8%AD%E5%9B%BD%E5%AE%9E%E4%B9%A0%E7%94%9F%E5%9C%A8%E6%97%A5%E6%9C%AC%E8%BF%87%E5%8A%B3%E6%AD%BB?quicktabs_2=0 法廣中文網(華語)  (按:此事為法律上勝訴的首例,死者名蔣曉東,案件於201134結案,遺屬獲1100萬日元賠償。)

/發表日期 2010 7 02
一名中國實習生在日本過勞死
日本勞動官員2日表示,一名受雇於日本政府培訓計計畫的中國實習生,很有可能死於過勞。
法新社說,這名31歲的中國男子,在東京東北邊茨城縣內的1間金屬加工廠工作,20085月工作超時不只100小時之後,於6月死於心臟停止。
這項政府培訓計畫一直以來都受到批評,人們認為這項計畫成了變相的勞動剝削。律師們指稱,這是培訓計畫第1起被認定為過勞死的案件,不過這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日本政府去年宣佈,光是20093截止的會計年度,就有34來自亞洲地區,主要是中國大陸地區的勞工,在日本過世。
日本有嚴格的移民規定,但某些公司,尤其是製造業公司,會假借對外援助計畫內的培訓方案來鑽法律漏洞,引進低薪資的外籍勞工。
目前,據信有19萬名外籍人士,主要來自中國、印尼與菲律賓,在日本政府的培訓計畫下,來日本工作。

   更詳細、有用的專題報導(!!)見下址-值得花時間一讀!研修生制度問題於2007年前後開始被廣泛報導。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100718/1603123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