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沈祖堯校長,你慢慢來》王賢--市民都看穿了!

市民都看穿了!

728日港大學生竟然禁錮校務委員,過程中,公民黨余若薇用「奇怪的心態及目的」旁觀麥嘉軒被粗口罵、被圍。而港大校長馬斐森竟然對警方當晚進入校園表示遺憾(regrettable)學生失德壞品,他們自己要負全責之餘,背後有大人的手影。
728日之後的今天,讀一篇網上舊文:且看市民王賢早便看穿中大校長居心叵測。奉勸一句,公民黨各大狀、反對派政客,乃至中大校長等,不少市民心水清,早便看穿一切。而債,是要還的。
「奉勸一句:沈校長,你也慢慢來。雖然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但明人不做暗事,你還是放下騙人的臉譜,不要拉別人的畫皮,掩蓋你的僞善了。」
------------------------
《沈祖堯校長,你慢慢來》  王賢
2015-6-15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先生,於六月九號發表最新網誌,借讀台灣作家龍應台所寫《孩子,你慢慢來》一書,舒發感想。讀完沈先生的網誌,起初有點莫名其妙,這樣邏輯混亂,牽強連貫的文章,怎可能是出於一個大學校長,一個教育家之手。但多讀兩遍,細心推敲,卻不由不佩服這位校長的城府之深和用心之苦。讓我們來看一看這篇文章的真正用心。
文章開首,匪夷所思地引述該書序中,作者買花的一個故事。在花店幫忙的小孩子,因手太小,總是不能把花束的結打好。孩子的祖母罵他做事太慢,作者勸不要罵,說她有時間,可以等。作者事後回想這故事,感嘆世事多難,孩子的成長可以慢慢來,她可以等一輩子。
沈校長是偷換概的高手,借這個故事,交雜一些作者教兒育女的陳述作爲掩飾,帶出他文章中最後三段要說的話。

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位教育家的言論:
沈校長說:“……我們自己的子女,和社會上數十萬年輕人,在成長時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邏輯。我們一方面希望訓練他們去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做事方式。另一方面知道他們必須培養出自己的道德觀和批判思維,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並成為負責任的成年人。.”沈校長:請問這是那門子的教育理念。你的教育理念是要訓練學生符合你的價值觀和做事方式嗎?如果是這樣,你如何去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這樣的邏輯你不覺得可笑嗎?你說他們必需培養自己的道德觀。甚麼是“自己的道德觀”?個人的道德觀必需被規範在社會的道德觀之內。我們的生活是整體社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整體社會認同,合乎整體社會利益和權利的道德觀,何來自己的道德觀。中文大學的部分畢業生,在莊嚴的畢業典禮上,做出可恥的行爲,就是把自己的道德觀凌駕在社會的道德觀之上。犧牲和不尊重其他畢業生的榮譽與權利。你認爲這是明辨是非,負責任的表現嗎?而你對此熟視無睹,難道你是同意他們的做法嗎?

沈校長說: 社會需要給予年輕人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長大、成熟。(成熟的人應尊重別人,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要容許犯錯,讓孩子從他們的錯誤中學習”沈校長:你這話說得不錯。我們對年輕人要包容。容許他們犯錯。但包容並不等於縱容。你是教育家,你應該知道凡事都有一條底線。教育的作用,其中一點就是教導年輕人認識對與錯。法律的設立,就是在社會共識的範圍內爲對與錯劃出一條底線。任何人,包括年輕人,錯了就要承擔責任,接受懲罰。錯而能改,社會就必須包容。請問沈校長,沒有懲罰與教育,孩子能從錯誤中學習嗎?佔中時期的學生與年輕人,包括不少中文大學的學生,他們霸路,影響社會運作和大衆生活,毀壞公物,衝擊警察防線,多少犯法的事,假追求民主之名而行,你可曾對他們加以教育和譴責?縱容年輕人犯罪犯錯,只會貽誤他們終生。你這個教育家能辭其咎嗎?
政改審議在617日號就要舉行。山雨欲來,多少不管是受政棍蒙諞,或借推進民主之名,而別有用心行暴力之實的所謂“年輕人”已經密謀蠢動。沈校長不遲不早,在這時候推出這篇網誌,爲他們搖旗吶喊,向政府放話,要包容,要容許犯錯,可謂用心良苦。最後說:“孩子你慢慢來。你的時代,終會到來。”多麼慈愛,多麼關懷,多麼鼓舞。但言外之意,卻是呼之欲出。狗急跳牆之情,溢於言表。

奉勸一句:沈校長,你也慢慢來。雖然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但明人不做暗事,你還是放下騙人的臉譜,不要拉別人的畫皮,掩蓋你的僞善了。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李成康與陳文敏

()「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不可日變。」——春秋時代鄭國名相子產,評論「訟師」始祖鄧析。http://news.now.com/mobile/local/player?newsId=10858
看看李成康事件中,陳文敏如何判斷禁錮。
當日,後樓梯有路可走 但大話康唔走,警方都被蠱惑師爺陳文敏認為"已屬禁錮"。仲要告警方。
 728日晚上的港大......
點解咁既品既人可以教大學,仲想做副校長?!


片段非看不可!! 感受7月28日晚現場有多暴戾!--麥嘉軒被粗口罵,被圍……而注意,公民黨余若薇在場觀看!!

片段非看不可!! 感受728日晚現場有多暴戾!
麥嘉軒被粗口罵,被圍……而注意,公民黨余若薇在場觀看!!
-----------
[時聞陪你看鬧劇]沒有比這更無恥!公民黨主席余若薇吃花生看戲,流氓學生涉嫌禁錮港大校委會成員麥嘉軒!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要求學生會長馮敬恩向香港人交代!
港澳港大校委遭圍堵 校友余若薇剝花生睇好戲0729() 14:11 東網電視更多新聞短片  

麥嘉軒(上圖)被一眾示威者辱罵,一旁的余若薇(下圖)選擇做旁觀者,漠視暴行。(葉華英攝)  1/4  

  麥嘉軒遭示威者包圍禁錮,期間余若薇一直站在人群外圍旁觀。(葉華英攝)
  2/4   
   一批警員事後護送麥嘉軒(深藍色衫)離開,臉上流露驚恐。(葉華英攝)  3/4   
   
麥嘉軒經救護車離開時示威者仍想追車,警員以人鏈阻隔。(葉華英攝)  4/4 
  on.cc東網專訊】身兼公民黨主席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眼見暴行發生原來亦只會冷眼旁觀!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昨晚開會處理副校長任命事宜,最終演變成學生佔領會場、禁錮校委事件,其中校委麥嘉軒欲離開時,遭約30名示威者包圍阻擋,過程中身為港大校友的余若薇,一直站在人群外圍做「花生友」,冷眼看着麥嘉軒被人群指責咒罵,麥面露驚恐並感不適,最後在大批警員保護下,送上救護車離開。
港大校務委員會昨晚閉門會議後決定維持原判,即有關副校長的任命須等候港大委任其直屬上司首席副校長後,才會進行處理,約50名學生不滿有關決定,衝入會場進行佔領,期間部分較低調的校委成功悄悄離開會場,惟麥嘉軒在低層位置被示威者包圍,部分相信是港大學生阻塞防煙門,防止麥離開。
而包圍麥的示威者不乏年長人士,示威者批評麥支持延後處理副校長任命,斥其「可恥、禍害下一代」,又要求她辭任校委;由於示威者眾多,護送她的人員僅得數名,令她寸步難行,麥嘉軒被迫「捱鬧」約半小時,但原來余若薇一直在外圍,目睹整個禁錮事件,但身為資深大律師的她卻選擇「剝花生睇好戲」。
麥嘉軒系出名門,父親是港大比較文學系前系主任;她為已故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的外甥女,其丈夫為中大前校長劉遵義,兩人年齡相差22歲。


《今天的盧醫生,他日的你和我,痛心疾首!》--大家還要選擇沉默的獨善其身嗎?

拯救學子(FB群組)
《今天的盧醫生,他日的你和我,痛心疾首!》

 昨天的圍堵港大校委會事件,我們心痛盧醫生在中午還苦口婆心的在勸喻學生不要衝動,諷刺的是,晚上他就被學生衝擊而跌倒!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兼教協副會長,竟會走出來護短,說學生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要糾正港大校委會的錯誤,所以衝擊事件的責任須由校委會承擔!
而一眾大學生又怎說呢? 他們是更直接,更冷血的說盧醫生在自編自導扮跌倒,找機會脫身!
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只會圍堵叫囂衝擊,更霸道的不讓校委會成員離開,把他們困在港大,直到有結果出來 – 正確的說是要有他們想要的結果出來! 這就是我們香港最高學府培育出來的尖子嗎?
這個還是我們認識的香港嗎?
香港人一向對政治冷漠,習慣了安逸不願面對問題。是次港大學生事件絶非偶爾,其實早在他們在畢業典禮上撐黃傘就已開始。 香港變成這樣並非一朝一夕,培養學子變成怪獸亦需時日,這些年來又有多少人,有真正關心過香港的教育制度,了解過香港的學子是被怎麼教育?
非常痛心被刻意栽培的學子們成了政治犧牲品,更讓我儍眼的是有很多人還天真地以為可以獨善其身!

 今天的盧醫生就是你我他日的寫照,這個還是我們認識的香港嗎? 你還要選擇沉默的獨善其身嗎? 在我們有能力發聲,有能力去挽救的時候不出來,難道要等到將來在唸幼兒園的子孫,指著我們的鼻子罵老而不才來後悔嗎?

真正關愛HKU的,會這樣說-Emails from Professor Francis Chin

Dear All,
I am shocked to see on TV what happened in HKU Senate room tonight. 
Definitely, what the students did should be condemned, but it is also shameful for HKU. How could the students get inside the senate room? Many of the council members are well-established people in HK and they served on HKU council voluntarily (without any renumeration or benefits) for HKU development, but HKU can't even guarantee their safety despite receiving early threats from students. Who would like to serve HKU anymore? From now on,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find people to serve HKU. I feel extremely sad about what happened to HKU tonight and tonight will be the darkest moment of HKU. 
Peter Mathisa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all these and should step down as HKU VC.

Emails from Professor Francis Chin
==================
My email to some HKU council members

Dear xxx,

I worked for HKU for 30 years and have just retired. I noticed that the HKU Council is under great political pressure to appoint Professor J Chan as HKU VP-ASR. I have great concern about HKU's autonomy. I hope that the Council can stand firm to fight against all these influences.

We should respect all Council members and trust them. As said by Leung CH, the Council Chair, we should trust that the Council is acting according to the best interest of HKU. There is no evidence (only speculation) that the Council is pressured not to appoint Prof J Chan as HKU VP, but we can witness very strong pressures from various parties to appoint him as HKU VP. As far as I know, Prof J Chan has leaked out a lot of information and his speculations to the media and now puts HKU in a very difficult position: whether to appoint him or not will definitely be seen to be yield to political pressure. If he really cares about HKU, he would withdraw his application and put the case at rest.

Based on all these, no matter how strong is his background, he should not be appointed as HKU VP because he does not have the "heart" to care for HKU.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set the tone at the top to drive a culture change that respects the spirit of policy/procedures. Probably the Council also sees this point but didn't vote against his appointment in last Council meeting in order to give him another chance by waiting for the decision of the to-be-appointed Deputy VP. Now in view of all these influences, I suppose the Council has no choice but to vote down his appointment in the next meeting.
-- chin
---------------------
Professor Francis Chin
Honorary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Hong Kong

=====================
My email to HKU convocation

Dear Andrew,

I am strongly against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quest of this group of convocation members at this stage because the following procedure should be followed
1) This is a big change to HKU governance structure which exists for many years, the request does not give out the reasons for such change. This group of convocation members should elaborate the reasons, evidences and justifications for such change before any discussion by the convocation or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onvocation.
2) After (1), SC needs to study the reasons, confirm the evidences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changes.
3) The rational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structure should be investigated.
4) Discussion can only proceed after know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changes.

It is very irresponsible of the group of convocation members to request HKU Convocation to act on this important matter without providing sufficient information of their request.

Honestly, I don't want to see HK and HKU to waste our efforts on political matters instead of making HK and HKU stronger and better.

I can only second gues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is about the council's appointment the VP-ASR and also the appointment of council members by CY Leung. Note that
1) the VP-ASR is a new post at HKU (existing HR matters are handled by Provost), delaying of this appointment would have much less (or no) damages to HKU than what's described by the media. Making a wrong appointment would be more damaging.
2) CY Leung only appointed one council member, Arthur Li, to the council (the other council members were appointed before his time).
3) Chief Executive being the Chancellor and chief of the University has more role to play than appointing council members, so far, there is no evidence (only speculation) that CY interfered HKU business (even if he did,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cademic freedom)
4) HKU, being a publicly funded university, the government's involvement is necessary. I can't imagine if HKU is managed by her staff and students without outside monitoring, e.g., retiring age might be extended to 70 ... etc. I didn't do much research on this, but according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ard of Regents consists of 18 members (out of 26) appointed by the Governor. Note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HK and California US and I don't mean to make a simple comparison.
http://regents.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governance/bylaws/bl5.html

Professor Francis Chin

HKU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何以劇本設計者不去挖掘正義一方的趣味材料,而改去深刨不義一方的材料呢?」各位大人,高抬貴手,放過學生啦。讓他們正正經經讀書讀史。

好文!!廣傳!!
---------------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李碧華《霸王別姬》開篇語

早前有報導說,香港演藝學院搞了一個名為「最後一個日本兵」的話劇,今年去幾間中學作巡迴演出,以培養學生對戲劇藝術的欣賞能力,亦可引導學生作道德倫理的反思云云。
所謂「最後一個日本兵」,指的是在1974年曾轟動新聞界的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二戰軍人:小野田寬郎少尉。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時,小野與幾個同袍仍堅持留在菲律賓駐地,不相信日本已經宣布投降的事實。後來其他同袍死的死、降的降,唯有小野堅持不降,在菲律賓叢林內過著半野人、半遊擊的生活近三十年!為了支撐自己「戰鬥」下去,小野甚至編造了一套世界觀來詮釋二戰後的韓戰和越戰等新聞大事(他在一次襲擊當地村民中奪得一部收音機)把這些都理解為日本準備捲土反攻!最後直到當年對他下達留守命令的長官來到菲律賓當地,煞有介事地對他宣布留守任務已結束、日本已投降,小野才正式向菲律賓政府投降。
管中窺豹的歷史教育
令人納悶的是,用這個題材搞話劇的人到底在想什麼呢?想引導中學生了解抗日歷史?在整體香港中小學歷史教育當中,無論新舊學制抑或課程綱要,抗日戰爭從來就不是教學的重點。可以毫不客氣地講,香港基礎教育是不足以讓中學生較為全面系統地認識抗日歷史的。因此,在認識廣度不足的情況下,過於在一兩件獨特歷史事件中深挖細刨,無疑只是管中窺豹,甚至以偏蓋全。整體認識不足,遑論作道德倫理的評價。
報導中說道,有同學在觀賞之後的討論時提到,認為小野忠於職守。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此唯有啞然。學生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這種戲劇教育取材的設計者。如果希望引導學生認識什麼叫忠於職守,那麼為何不用數之不盡的中國軍民的抵抗事跡做題材?偏偏要引用一個侵略者呢?尤其是小野在這三十年來打死打傷數以百計的當地無辜平民,這份「忠於職守」是用大量無辜生命來打造的,值得去當作正面價值教育的題材嗎?
最後一個日本兵原來是特工
何況,這位小野少尉可不是普通的日本小兵。翻查有關他的背景資料發現,原來小野少尉在1944年(不是報導所引劇團資料所說的1941年)被派往菲律賓之前,是在「日本陸軍中野學校」受訓的!怪不得他的戰鬥意志遠超普通軍人。所謂「中野學校」,是二戰期間日軍一所特工學校,號稱招攬全國最優秀的人才以訓練之。中野學校的學生被要求徹底融入派駐國的社會中去,從語言到衣食住行皆是。其中派往中國的許多支「中野大陸挺身隊」,集體化妝成中國軍人,既在武漢會戰中擾亂國軍,更在襲擊八路軍總部時造成中共部隊嚴重傷亡,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也是因此而陣亡。雖然小野少尉在中野學校受訓後並非派往中國,但能夠被中野學校相中,並成功完成受訓的,絕對不是等閒之輩。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何小野的同袍熬不下去而投降,而小野卻能死撐下去。設計劇本的人士,有深挖這方面的史料嗎?
不錯,很多二戰日軍都表現出一股愚忠,據報導說這也是劇本設計者想引起學生觀眾反思的一個焦點。對二戰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日軍愚忠的具體行動往往是自殺或者被迫自殺,以堅拒投降。像小野這種死撐方式的愚忠,幾乎只有他一個!換言之,小野不能作為日軍愚忠的代表,他完全屬於非主流的。一個不具普遍性的個別行為,又如何能用作引導學生反思普遍行為價值觀的事例和教學切入點呢!
歷史具有戲劇性,但歷史不是戲劇
當然,劇本設計者可能想通過挖掘這段冷僻但又離奇的史料去創造一齣對觀眾來講充滿新意奇情的話劇,從而提升該劇的吸引度,畢竟人人都喜歡看有新意但未聽過的故事。追求戲劇新意,這沒問題,問題還是在於主題取材。一個日軍死撐三十年,的確很有故事新意。但作為抗戰受害者一方的中國,一樣充滿各種值得挖掘、報導和教育學生了解認識的新意情節——例如:
--德國國防軍數百名軍官曾參加國軍抗戰;
--在美國援華航空隊也就是飛虎隊之前,蘇聯空軍已經大批參與中國抗戰,無論部隊規模、戰果和傷亡比例,都遠超飛虎隊;
--有數以萬計的日軍和軍工人員受中共部隊感召,不但脫離了日軍,而且後來還加入了中共部隊,成為日籍解放軍!不少在世者近年還參加中國建軍節慶祝活動。
還可以舉出許多類似的抗戰史料,雖然塵封甚久,但箇中的故事性和吸引度,與小野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何以劇本設計者不去挖掘正義一方的趣味材料,而改去深刨不義一方的材料呢?如此取捨,不僅僅反映設計者本身在歷史知識上的缺失,恐怕還反映了價值取向上的偏頗。

報導引述一位觀賞該劇的某校教師的看法:「雖然此劇探討的問題深奧,同學亦未必熟悉該段歷史,但他們仍能通過劇情代入角色,從而思考。」既然不熟這段歷史,又如何能代入角色呢?我之所以一直沒弄懂戲劇教育,是因為分不清到底是以戲劇為教學目標,還是以戲劇為教學手段。後者則把戲劇作為教學法,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借此而掌握其他的知識和價值培養。因此,不熟悉那段歷史,等於缺乏前置知識,那麼這種戲劇教學法是否真的能達致有效學習,實在令人懷疑。前者則是為了培養學生欣賞戲劇的審美能力,屬於美育的一種。誠然,歷史往往充滿戲劇性,但歷史本身絕對不是戲劇,尤其是涉及千萬人傷亡的戰爭歷史,就更不能當成戲劇。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國歌只是誤奏,但中國女排立即肅立,而且抬頭望國旗。片段看了令人感動。

國歌只是誤奏,但中國女排立即肅立,而且抬頭望國旗。
連泰國隊對手也如此。
在場觀眾也受感染!最感人是播完國歌大家主動鼓掌!
由此可見,港部份人噓國歌(尤其那場足球賽),何其無品及低下。
片段看了令人感動。

【短片】【Behind the scene】中國女排唔止打波叻 仲好有質素 練波期間國歌奏起即肅立 - See more at: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由錢禮判決的立法會刑毀案嚴重不公。一人一信要求律政司上訴及重審。7月27日是上訴最後期限!

實事求是。由錢禮判決的立法會刑毀案嚴重不公。
一人一信要求律政司上訴及重審。727日是上訴最後期限!
有預謀的犯罪案件,不應被包庇!
──────────────
(轉)上訴期只有 14天,過了 727日,這判決將會成為事實,且有機會用作日後的案例判刑!
下文為範本,以供參考。
作為小市民,我已寄了第一封,要求律政司上訴的信,並懇請袁司長來看此群組,看看市民的心聲,接下來就要靠大家了!

嚴正要求律政署,馬上提出上訴!
…………………………………………………………………………
email : sjo@doj.gov.hk
 prosrdu3@doj.gov.hk

: 律政司司長 - 袁國強先生

本人對於 2015713日,由東區法院裁判官審理的,一宗發生於 20141118日,一批示威者響應網上號召,發起反對「網絡廿三條」,衝擊立法會大樓的判決表示憂慮,懇請律政司能即時作出上訴。

控罪指四名被告非法集結,並損壞立法會大樓9道玻璃門、7道玻璃幕牆、1道石門及25塊渠蓋等。四名被告鄭陽、戴志誠、張智邦及石家輝早前承認刑事毀壞及參與非法集結,東區法院裁判官判處四人150小時社會服務令。

在人證物證俱備下,加上四名被告亦承認了,刑事毀壞及參與非法集結兩項罪名,如此有組織,有預謀的去衝擊及刑毀,香港最高行政機關 - 立法會大樓,亦只是輕判四人 150小時的社會服務令?

如此判刑,又有何阻嚇力? 變相是鼓勵了暴徒去衝擊及刑毀市民的家居或商店,因衝擊及刑毀最高行政機關,也只不過是判 150小時的社會服務令,又有何足懼? 若此案例一開,不單令市民惶恐不安,更會直接影響香港在國際間的形象,試問一個法治不彰的城市,又怎能吸引別人來投資或旅遊?

此外,根據《公安條例》第十八條,凡有3人或多於3人集結在一起,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作出帶有威嚇性、侮辱性或挑撥性的行為,意圖導致或相當可能導致任何人合理地害怕如此集結的人會破壞社會安寧,或害怕他們會藉以上的行為激使其他人破壞社會安寧,他們即屬非法集結, 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5年,及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第二級罰款及監禁3年。

同時,根據《刑事罪行條例》,任何人無合法辯解而摧毀或損壞屬於他人的財產,意圖摧毀或損壞該財產或罔顧該財產是否會被摧毀或損壞,即屬犯罪,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10年。

基於以上種種理由,以及香港法例的指引,懇請律政司能即時為此案提出上訴,以還香港一個法治的希望!

市民
XXX
 2015718

相關網頁:
Facebook 聯署群組 :

裁判官錢禮竟然通水?!經「提點」後,被控一方立即申請「擱置聆訊」。--驚人發現:錢禮,就是輕判衝擊立法會四人社會服務令的裁判官!!

裁判官錢禮竟然通水?!經「提點」後,被控一方立即申請「擱置聆訊」。
--而錢禮就是輕判衝擊立法會四人社會服務令的裁判官!!
司法系統內的裁判者,你有「黃色」立場嗎?
────────────
黃之鋒等4人涉阻差辦公提訊 俱否認控罪0717() 10:46




on.cc東網專訊】國務院去年6月公布《「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後,有團體不滿白皮書矮化香港高度自治,同月11日到中聯辦外抗議,其後焚燒大型自製白皮書。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學聯秘書長羅冠聰、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及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被指當日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案件今日在東區法院提訊。
羅冠聰及黃之鋒有律師代表,黃浩銘及陳偉業則沒有,他們均否認控罪,押後至828日預審,期間獲准以500元現金保釋。
控方表示,現時有8名控方證人,裁判官詢問為何同日同地點發生的單一事件,卻分開數條控罪起訴。控方回應指有一段15分鐘片段,拍攝到被告的個別行為,片段將會是重要證據。裁判官又質疑為何案發於去年6月,被告卻至今年7月才被捕,指出辯方或可以過分拖延及造成不公等理據,申請擱置聆訊,控方解釋警方需時調查及索取法律意見。
數十人在法庭外高舉橫額及黃傘聲援4人,指無懼政治打壓,黃浩銘和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更即場焚燒自製白皮書,以示抗議。陳偉業在庭外表示,警方事隔一年才展開拘捕及起訴是不合理,他與黃浩銘可能會申請擱置聆訊或撤銷控告。黃之鋒則指,會先徵詢律師意見才決定是否申請擱置聆訊,他亦質疑警方為何拖至最近才提出起訴。

歡迎供料,累積司法不公的個案: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5/07/httphongkongfirst.html


微塵101 篇 : 當前線是「棄卒」的一刻!--市民需注意:當前的司法系統,已把執法者當敵人?!香港凶險!!

市民需注意:當前的司法系統,已把執法者當敵人?!香港凶險!!
支持香港警察!了解警察工作內容!
微塵101 : 當前線是「棄卒」的一刻!
──────────────────
面對社會壓力,沒有高層會否認法治的重要性,更會强調保障前綫人員的士氣與權益!看來,這種承擔是堅定的!
 對每日執勤的人員,心裡都相信他們會得到程序及法律上的保護!然而,這種本來有效的制度在最近的「鳩嗚」中,已經被暴民以「私人訴訟」及「民事索償」的戰術挑戰,更不幸地,前綫人員可能已經被律政署視為「棄卒」!所謂支持祇是口惠已而!
事件是這樣的:
由市民提出的「私人訴訟」是現存的一種司法制度,即使律政署拒絕提出公訴,市民也可以以「私人訴訟」在法院為自己提出訴訟!更容易的,就是以「民事索償」向警務處處長要求就某次行動中因執法人員的過失,或衍生的傷害要求政府作出賠償。這種情況下,警務處處長就成為第一被告,而涉及的人員就會自動成為次被告,如此類推……
當警察總部及律政署收到「私人訴訟」或「民事索償」的文件後,就要確定誰是涉案人員以便回應原訴人!因為現場的混亂,往往原訴人都未必知道誰是涉案人員!要從眾多人員中找出涉及指控的人員是困難的,也並無統一標準!
在過往「民事索償」的案例中,因為原訴人能夠使用較低的審訊標準,並非用上刑案的嚴格標準 (beyond reasonable doubt),所以能夠向執法機關索取賠償是常見 (not uncommon) 的現實!
從前綫的角度來看,假如警察總部輕率地透露有關人員的身份,前綫人員就會變成是程序上的「棄卒」,縱使繼後有政府律師代表出庭答辯,但暴民干擾警方行動的目的已經成功,士氣還有理由堅持下去嗎!
這刻,在沒有正式認人手續的情況下,備受委屈的人員更想知到律政署和警察總部是怎樣從零碎的指控中去確認涉案人員的身份!而這個標準又是否因人而異?
這種野貓式的索償將會越來越多,警察總部又如何去提升士氣呢!難道殫精竭慮的警察竟然是用完即棄的一次性用品!
微塵
2015.07.17
閱後倘有同感與共鳴,懇予廣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