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施永青--從英國機場癱瘓想起(轉貼)

【按:
1.    題外話,其實已有不少科學分析指出,「全球暖化」說有問題──正確的描述應是「氣候紊亂」。無疑北極圈在溶雪,但不該冷的地方卻下暴雪。此現象是否只得環保一面的解釋也存疑,有科學分析說或因自然界週期性變化所致;總之,不能如現行通識科的教授主旨般簡化為:「不環保→地球暖化」。沒有人反對環保概念,但不可把概念庸俗淺化──這是另一種灌輸及令兒童低智化。
//近日審閱徵文比賽稿件,題旨跟環保有關,極悲哀啊!!百分之九十的稿件都是有「碳排放投資」的戈爾sell的「不環保→世界末日」論;交來的,是一個個內容空洞、蒼白的世界末日說!!!!而且用的是高高在上譴責人類的口吻──自己不包括在內──完全沒有自省的無奈和謙卑在大知識、太多「未學、未知道」面前的謙卑之心)。

2.    施永青批港人的包機說,也極中的

3.    另,聯合國「IPCC門事件」已證明有氣候研究組織騙錢,數據不可靠。為大家補上今年年初曾傳上的一篇文章。看畢施永青一文後有興趣者,可補看。】
──────────────
am730 M04  |   新聞  |   C觀點  |   By 施永青  2010-12-28
從英國機場癱瘓想起  施永青 
 
當世人都在擔心,環境污染正導致全球氣候暖化的時候,老天爺卻與環保人士開玩笑,接連給了我們兩個異常寒冷的冬天。今年的大雪下得比去年還要早,未到聖誕節,歐洲幾個大機場,如倫敦、巴黎與法蘭克福等都先後因積雪過多而不得不暫停服務,大量旅客被逼滯留,情況十分混亂。
香港有不少留學生,都會趁聖誕期間回港與家人團聚,機場癱瘓導致很多學生被逼在候機室過夜,或在酒店的宴會廳打地鋪,只能吃快餐過日子。港孩多嬌生慣養,未嘗過這樣的滋味,於是紛紛致電回家訴苦。竟有人想得出,叫政府派專機去接他們回來。
其實,航空公司不是沒有航機,而是機場不便升降。怎可以想像外國的機場管理局,會把僅有的幾班可以開出航機,留給港孩的專機使用?其他旅客難道都不會起哄?幸好,特區政府拒絕了這項建議,否則提出來也只會成為別人的笑話。

香港的家長,何不利用這些機會,讓子女學習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這是書本裡不易學到的。人有得選擇的時候,通常是不肯主動去找苦吃的。香港的家長更不會逼子女去吃苦;今次是環境所逼,吃點苦對子女的成長不無好處。過去,中國大陸才會在遇到重大的天災時,推說這是百年一遇的境況,政府準備不足,以致災情嚴重,是情有可原的;想不到今次連英國也來這一套。倫敦希思羅機場管理局解釋,這是英國30年來最冷的聖誕節,一百年來最冷的12月,希望旅客對機場出現的混亂情況能夠多體諒一些。
有旅客反問,芬蘭的冬天比英國更冷,每年都下大雪,為何赫爾辛基機場甚少需要關閉?機管局的回應是,清理積雪的器材十分昂貴,一套超過1,000萬鎊。希思羅機場這麼大,可能要買幾套才夠。但英國不會年年都下大雪,去配備這麼昂貴的器材,幾十年才用兩三次不一定值得。英國的民眾覺得這是戴卓爾夫人年代把公用事業私有化的後遺症。希思羅機場現由一個西班牙財團營運,管理當局把股東的權益看得比對消費者的責任還重要。加上這個財團經營不斷出現虧損,根本沒有能力融資去買新設備。因此有人提議把機場收回由政府管理,這樣,人民就可以向官員施壓,要求他們向人民的利益負責。
然而,這只是一般人的誤會,以為公帑是用之不盡的。
英國的財政已連年赤字,政府已窮到連大學生的求學權利也要犧牲了(大學學費倍升,窮學生難負擔得起)怎有條件為百年一遇的大雪去增添新設備?積雪過多,飛機無法安全起飛,可能會成為英國機場的常態。英國已窮到航空母艦上也沒錢派駐戰機,人民當然要學習提升自己的忍耐力。


----
補上一篇舊文章,思考:

通識,可以如何進行呢?
不少當前的「新學問」(從而建構價值觀,如環保根本未受時間考驗
而我們,卻把它當成是不可質疑的「普世價值」來教學生。
-----------------------------------------------------------------------

【按:早前連質疑也不行,有著「宗教力量」般的碳排放溫室效應、地球暖化、北極會完全溶化……,最近被揭發,可能是一場世紀謊言!!!是受聯合國大額資助的IPCC用數據扮科學而搞出來的大謊言。而主持IPCC的各專家,已把自己養得肚滿腸肥!!
不是要否定環境污染的關注,只是,IPCC做出來的各報告,已證明錯漏百出──而是,原因不是不小心,是有人捏造數據!!!!眼前各國的「雪魔」,已證明地球有自己的規律,「人為」+「碳排放」+「溫室效應」不是必然。
曾大力撐「呃錢」的IPCC的英國《衛報》(Guardian,近幾個月來追蹤揭發IPCC偽造數據!!!
香港的綠色團體、公民黨不可能不知道整套「溫室效應」存在問題吧!!可是,卻從來沒有一個綠色團體敢走出來「反省」環保的方向及理論是否有錯!!!
香港,對IPCC門」事件的報導,也極不足夠!!!!
請同時注意同時傳上的另一篇文章。

想看英文材料,你只要打下「IPCC」,即跳出一大堆英文材料──談的都是它的作假,及reform

───────────────────────────────
全球變暖 世紀謊言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012616:15 
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0-01-26/16154810615.shtml
撰文/中華 編輯/祖佳 供圖/CFP 華蓋

  人類距離全面災難只有6度。在紐約州的漫天大雪之中,最先拋出全球變暖說的聯合國國家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對該學說做出了最新解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幾乎所有的北半球國家都是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迎來了2010年:北京的氣溫達40年來最低;英國面臨30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韓國首爾的降雪量達70多年來最大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低溫創下112年以來的紀錄……於是,極寒天氣使得由俄羅斯科學家領銜的冰河世紀猜想再度抬頭,寒冷而非溫暖才是人類生存的最大敵人。與此同時,變暖說也在科學之外屢受挑戰:動機引人質疑,美國把清潔能源作為新經濟引擎,歐洲將碳交易視為再崛起希望,時機恰到好處;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兩年後,中印將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攜手超越美國。全球變暖,究竟是一個依靠科學挽救地球的崇高理想,還是一場妄圖主宰世界新秩序的驚天騙局?

  View

  1 阿布薩馬托夫
  全球變冷而非變暖,將是今後100年的發展趨勢,主要原因是太陽活性和輻射角度發生變化,其釋放到地球表層的能量在慢慢減少。

  2 傑夫·馬斯特斯
  按照氣候的自然變化,美國大約每隔10年到20年就會遭遇一次類似今冬這樣的大寒流。因此,目前的天氣狀況在意料之中。

  3 喬·巴斯塔爾迪
  這並不是什麼異常信號,不過表明地球氣候變化具有週期性而已。

  4 於飛
  工業革命以來的變暖是屬實,但放到更長的時間尺度上,這樣的變暖很平常。

  現實版  嚴寒的諷刺哥本哈根從變暖中挽救世界的爭論言猶在耳,老天爺似乎又跟所有全球變暖學說的擁躉們開了個很大的玩笑:給北半球各國帶來了數十年不遇的暴雪、寒流等極端天氣,而且持續時間相當長。

  英國媒體稱:英國變成了嚴寒地獄。 據瑞典氣象部門公佈的資料,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氣溫降至零下20攝氏度。北美地區,一場暴風雪給東北部佛蒙特州帶來83釐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創下的76釐米的降雪紀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日連續遭遇暴雪,靠近北極地區的阿爾漢戈爾斯克州最低氣溫達到零下53攝氏度。韓國大部分地區日前遭遇大雪,首都首爾地區積雪累計超過28釐米。韓國氣象廳官員說,這次是自1937年有記錄以來積雪最厚的一次大規模降雪。印度北方地區近日氣溫驟降,致使一些沒有禦寒設施的貧困者或流浪者被凍死。中國也未能在寒潮之中倖免,北京和天津地區1月份的降雪量,均突破了1951年以來的1月份歷史極值,北京去年12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創下了40年來的最低值。新疆及東北部分地區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暴雪襲擊。

挑戰者  冰河世紀vs全球變暖
  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將今冬的嚴寒歸結於全球變暖的反向結論。

  由於今冬北半球嚴寒與大片《後天》中的描述如出一轍,部分科學家在第一時間把目光投向了《後天》的科學後臺——溫鹽環流關閉理論。那麼,是否是鹽環流關閉引發了今冬的氣候異常?然而,海洋監測的結果否定了這一結論。

  新理論的挑戰也隨之浮出水面,俄羅斯數學物理博士阿布薩馬托夫認為,今年的北半球嚴寒恰恰證明了自己的冰河世紀理論——全球變冷而非變暖將是今後100年的發展趨勢,主要原因是太陽活性和輻射角度發生變化,其釋放到地球表層的能量在慢慢減少。全球氣候將會在未來數年呈現出逐步降溫的趨勢,其最終的發展結果很可能是新一輪冰川期的到來。

  其實,這並非是所謂冰河理論的第一次現身。早在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研究發現,冰核心、海洋沉澱物核心、地質記錄以及古生物種群的研究資料等各種證據均表明,在漫長的地質史上,地球曾歷經三次溫度持續下降的時期,地理學家將之稱為冰河期;地球存在一個有規律的冰川期迴圈模式,即每個冰川期大約持續10萬年,兩個冰川期中間由大約持續1.2萬年的間冰期隔開。雖然學界至今對冰河期成因仍無一定論,但米蘭科維奇迴圈與冰河形成的密切關係已為大部分學者所認可。該假說認為,地球的傾角變化、軌道形狀以及搖擺度變化導致太陽輻射角度的迴圈變化,這是冰河期的主要成因。在這個自然迴圈中,每隔大約11萬年,地球溫度就會達到一次頂峰。

  現在,根據阿布薩馬托夫所在的俄羅斯科學院普爾科夫主天文臺的觀測資料,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地球溫度將再次達到頂峰,這意味著間冰期已經接近尾聲,地球即將進入下一個冰川期。即使人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達到歷史最高紀錄,也不會阻止全球氣溫走低這一趨勢。地球變冷而非變暖才是人類的真正威脅。阿布薩馬托夫的觀點得到了大部分俄羅斯科學家的支援。

  寒冬低溫屬極端天氣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氣環流異常,主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新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

專家派  力挺變暖說
  ??面對全球是否在變暖的疑惑,世界大部分主流媒體和主流科學家依然在捍衛氣候變暖的觀點。多位氣象專家指出,北半球多個國家最近遭遇的嚴寒天氣並不算反常,與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並不矛盾。

  美國著名氣象服務網站地下氣象員的創始人傑夫·馬斯特斯指出,在分析今冬北半球地區天氣時必須看到,雖然一些地方極度嚴寒,但幾乎也有同樣多的地區異常溫暖,兩者基本平衡。這意味著,不能片面地只因為局部地區出現嚴寒,便匆忙地就全球氣候變化的整體趨勢作出結論。馬斯特斯強調:即使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地球到了冬天仍然會變得很冷。

  美國另一家著名氣象網站AccuWeather的首席氣象專家喬·巴斯塔爾迪認為,北半球今冬的嚴寒程度至少是2002年至2003年冬季以來最嚴重的,很可能也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寒冷的。但巴斯塔爾迪同時強調,這並不是什麼異常信號,不過表明地球氣候變化具有週期性而已。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顏巨集的觀點也有些類似,他指出,雖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現極端嚴寒天氣,但全球氣候變暖的總趨勢不會有大變化,不應該把全球變暖的總趨勢和今冬北半球出現的嚴寒天氣混為一談,也不應該認為這兩者相悖。相反,這兩者之間存在內在聯繫。顏宏表示,以前科學家就預言,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歐洲或北半球可能出現短時間嚴寒天氣。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導致地球氣候系統出現不平衡,進而引發極端天氣事件。

  甚至有專家將今冬的嚴寒天氣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佐證。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任福民就表示,根據當前的資料分析,今冬低溫屬極端天氣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氣環流異常,主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新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

  如果從科學、理性的角度去看的話,我們不應該懷疑氣候變暖的結論。北京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張海濱副教授也認為,氣候變暖本身是無可爭議的,並非忽悠,其科學的依據主要是來自政府間氣候異常變化問題研究小組(IPCC)這個機構由數千位科學家組成。該機構最新評估認為氣候確實在變暖,而且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於最近50年的人類行為所導致。

理論篇  變暖論的爭議與質疑
  其實,自全球變暖論拋出之日起,這一既改變人類未來命運,又難以驗證的驚人理論,就始終在爭議與質疑聲中前行。
  1988年,在當時還是參議員的小亞伯特·戈爾的大力推動下,聯合國建立了政府間氣候異常變化問題研究小組,並組織20個國家多達1500名專家起草了一份宏篇科學報告。報告序篇的《給決策者摘要》中,第一次將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作為主流理論提出,並隨著後來《京都議定書》限制碳排放規定的出臺進一步得到確認。

  然而,關於這一理論的主要支點卻一直受到廣泛的質疑。首先是資料的真實性。美國氣象預報專家沃茨致力於調查原始溫度資料獲取點的品質問題。截至2009年底,他們已經實地調查了534個氣象站。按照美國官方的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氣象站標準,他們發現已經調查的氣象站中,有56%是嚴重不合格的(誤差高於5攝氏度)87%的氣象站是不合格的(誤差高於1攝氏度)。而這些不合格的氣象站的測量資料多數是偏向暖化一邊的。

  此外,美國最權威的颶風預報專家威廉·格雷也在國際氣候變化研討會演講時公開表示,全球變暖有資料操控的嫌疑。

  除了原始資料,得出全球變暖結論的電腦模型獲得了更多的懷疑之聲。在IPCC的報告中,年輕的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曼繪製的新的溫度分佈圖榮登首頁的重要位置,這就是著名的曲棍球棒圖表。因為從該圖表上看,在過去1000年中,氣溫變化幾乎是一條平線,隨後在末端上升到了創紀錄的水準。這推翻了許多前人科學家關於過去的全球氣溫比20世紀末高的結論。

  曼的曲棍球棒圖表正是IPCC所希望獲得的結果。但接著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曼和他的圖表產生了懷疑:由資深統計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統計學委員會主席瓦格曼領頭的3個統計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結論,曼的去中心方法在數學上根本是不正確的。如果不用這種運算法則,再度顯示的圖表與以往一樣,可以看出中世紀比今天還要熱。而曼對此的辯解竟然是:方法不正確沒有關係,結論對就行了。

  中國氣象局的氣象專家于飛也表達了同樣的懷疑。 工業革命以來的變暖是屬實,但是放到更長的時間尺度上,這樣的變暖很平常。於飛說,他最近參與一個重大專案的資料整理,調查整理了中國一千年主要氣候特徵的變化:根據史書、樹輪、岩層反推,平均氣溫是很容易得到的,大約在漢朝時期比現在更暖。

  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塞斯更是支持並發起俄勒岡宣言,收集相關領域專業人員的真實簽名。俄勒岡宣言簽署者同意:沒有讓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溫室氣體造成地球的災難式變暖。至今,已經有31072人簽名,其中有9021名有相關領域博士學位的簽名者,甚至包括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費裡曼·戴森。
             
  戈爾們的贏利模式相當清晰,作為最堅定的環保主義者和宣導遏制全球變暖的教父,戈爾在這一角色上獲得了遠遠超過副總統和參議員的成就……

陰謀論  氣候門的背後

  如果說針對全球變暖論的學界討論還只能扮演爭議與質疑的角色,那麼,從去年哥本哈根會議以來不斷曝光的氣候門事件則更為這套理論添加了陰謀論的注腳。

  該事件起因於來自俄羅斯的電腦駭客入侵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電子郵件伺服器,竊取了上千封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在過去13年裡通過郵件交流的記錄,並將其公諸於眾。在一封被公佈的電子郵件裡,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主任菲爾·鐘斯寫道,在編輯新的資料時,他剛剛完成邁克爾·曼的戲法,也就是將實際氣溫資料添加到過去20年裡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時完成的還有對1961年以來氣溫下降趨勢的隱瞞。鐘斯已經確認這封郵件是真的,而他正是為IPCC負責全球氣象資料整理的關鍵人物。在被公佈的類似多封郵件中可以看出,氣象專家的研究並不嚴肅。

  氣候門事件曝光之後,更多的環保人士開始反思由英美科學家小圈子主導的全球變暖論,其推出動機和時機是否真的只為拯救地球的高尚目的。有中國專家表示,美歐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于遏制金磚四國的發展上具有共同利益,而在發達國家率先完成工業化並開始向其他國家轉移、自身發展高端服務業之時,突然豎起環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資源出口和製造業的發展中國家擺上臺,其用意也是不言自明的。繼貿易保護主義之後,我們應當關注的下一個焦點就是環保保護主義。

  而全球變暖論催生的碳交易更是被認為將改變未來世界的格局。《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全球碳交易市場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2007年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躍升到27億噸,成交額的增長從220億歐元上升到400億歐元,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值甚至就與2007年全年持平。據點碳公司預測,2008年全年的二氧化碳交易量將達到42億噸。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5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而這一預估的焦點就是中印在未來的加入。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兩年之後,中國和印度將攜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碳排放的前兩位元,也是碳交易的最大潛在市場。恰恰選在此時打出環保標語,全球變暖理論恐怕難以擺脫陰謀論的指控。

受益人
戈爾和奧巴馬們在氣候門事件和陰謀論的連番衝擊下,全球變暖論將科學外衣與商業外衣混搭的輪廓逐漸清晰,在這樁價值萬億美元的生意之中,真正的受益人除了地球之外,還有戈爾和奧巴馬們。

  戈爾們的贏利模式相當清晰。身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美國碳交易系統控股公司的大股東之一,戈爾通過直接投資和參與的碳排放交易與為這個龐大市場提供顧問諮詢和演講,已經賺取了超過上億美元的財產,而一旦美國的國會正式通過以全球變暖為理由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戈爾的個人財富還將爆炸性擴展。然而,據美國媒體爆料,一向被尊為環保鬥士的戈爾,其位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豪宅的用電量大約是普通美國家庭的15倍,普通中國家庭的100倍。

  奧巴馬們的眼光顯然放得更為深遠。在拋棄了布希政府緊抱不放的石油公司後,奧巴馬在新施政綱領中,將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和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列為後金融危機時代新經濟增長點。為此,奧巴馬正力爭在國會以全球變暖為理由通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這也將是新任能源部長朱棣文的工作重心。通過限排,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的研發和市場化推廣,加快各類貼著環保標籤的非政府組織的運營發展,以此代替落後的石油等能源工業成為經濟的新支柱,這就是奧巴馬任期內要完成的經濟轉型任務。

  而限排令帶來的更大商機則來自國際間方興未艾的碳交易。在低碳排放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約定條件時,碳信用額度的價值日益凸顯,碳交易成為世界最大宗商品將勢不可擋。經過幾年的發展,碳交易市場已漸趨成熟,參與國不斷增加。除了奧巴馬支持下成立的世界最大的美國碳交易系統控股公司外,英國排放交易體系、歐盟排放貿易體系、新南威爾士溫室氣體減排體系、加拿大蒙特利爾氣候交易所都相繼成立,甚至日本綜合商社也以他們在全球控制常規資源的方法逐步成為碳排放權的領跑者。這是一場制定未來全球經濟遊戲規則的較量,而我們目前已經處於晚起跑的不利態勢中。據一位業內專家介紹,由於目前中國依然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必履行《京都議定書》的減排規定,雖然對我國現階段發展不受限制有利,但客觀上也造成了我國在碳交易方面落後於眾發達國家的現實。從發展趨勢看,我國最終會成為最大的碳排放額度淨買方。到時遊戲規則已經制定好,受益人也已經確定,只等後來者的埋單。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鄧景--港孩是怎樣煉成的(轉貼)

此文亮點處處
  標題尤其下得好。
----


鄧景﹕港孩是怎樣煉成的

明報  20101223日 星期四 

很對不起,就目前的新聞報道看來,我真的看不到理由,要港府派3架專機接載在英滯留的香港留學生。
英倫以至歐洲大陸天氣惡劣,港府本來就是鞭長莫及。而且天氣不似人,不會故意選擇飛香港的班機才「惡劣」,即使是飛其他地方的飛機,也是一樣延誤。
同一時間,歐洲其他地區如柏林等地的機場,在暴雪下雖然也有手忙腳亂的情况,但是機場仍能維持基本的運作,未見如倫敦的亂象。倫敦希斯魯機場內的積雪由機場管理當局清理,可是工人由於不滿薪酬,都不肯加班,而且航機上的積雪又要由航空公司負責。

派出包機 是過分要求
不少港生都投訴航空公司的職員態度愛理不理,事實上歐洲公司的服務態度向來不是將客人奉若父母,而事實上惡劣天氣下航空公司能提供的協助也少之又少。如果說港府派員前往當地協助滯留港人聯絡溝通,與航空公司協商,安排暫時的住宿飲食等,那是港府的應有之義,實際上港府也已派出8名入境處員到當地協助,駐當地的港府職員也已提供協助。但是要求港府派出包機,則是過分的要求。
倫敦不是香港,港府原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去影響當地的服務。再者,惡劣天氣一視同仁,即使派出包機也未必能順利升降。這樣的港人提出無理要求,港府竟然答允,將納稅人的稅款送給有錢放洋留學的子弟,是慷納稅人之慨
留學外國,學的應該是如何在外地照顧自己,而不是事事回電要求他人協助。香港人近年習慣提出各樣不合理的要求,背後沒有合理的原因支持,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便破口大罵,彷彿千錯萬錯都是特區政府的錯。這樣的香港人不會想想政府應該怎樣提供公平合理的協助,只是從一己之方便與私利出發,只要惡形惡相,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那即使程序不合理也不在他們考慮之列。

港孩事事諉過他人
而可悲的是特區政府枉作好人,滿足了不合理的要求後,這些香港人不會感激,不會感謝,只會悶聲發大財。而傳媒的任務只在取得讀者的視線,有新聞,有大新聞便是好新聞。因此在傳媒壓力下政府作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並不合理。
而留英港生的父母大多家境不錯,父母社會身分顯貴,是否就因為父母的社會地位顯貴,就能繞過合理的既定程序,運用公共資源滿足他們不合理的要求?港孩那種事事諉過他人,出了事要求別人替自己負責的性格,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港府為求一時之「民意」,輕率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為不負責任的家長和學生善後,這樣的學生長大後,又怎可能明白社會公共資源的公平是如何重要,又怎可能明白公開公正的行事程序是如何重要?不過也許那都不重要了,很可能他們取了香港納稅人的資源,最後也心向外國,移民去也。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復旦學生的「黃山門」事件-深思當中的意義


上海復旦學生因不想付門票繞路登山迷路
負責搜救的警員墜崖殉職
結果:復旦學生冷漠對待,甚至有學生冷嘲警員身體差
也有冷血傳媒人楊于澤認為「做警員預了要死」
然後,一切「錯的是政府」!
情況並非偶然,是既有現象之反映
────────

【按:從中思考──無論在中港台,一般性的批評,尤其是大罵政府已成為時尚,根本不需要所謂勇氣,是零成本!!於是批評,已變得太輕易,太容易,容易得可以很沒人性!
  尤其請花時間一讀楊于澤的時評。

閱讀材料包括:
1.  梁建鋒文章兩篇──《人權與人性》、《帶著心批評》
2.  稱警察搜救驢友縱有犧牲也天經地義──楊于澤(中國大陸知名及有影響力的傳媒人)
3.    復旦學生迷路事的新聞報導)

──────────────────────────────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人權與人性                

  十多名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學生上星期日登上黃山未開發區迷路以電話求救,當地警消部門組成救援隊,經十多小時搜救後找到了遇險學生,但其中一名廿四歲民警在護送學生下山途中墜崖殉職。這一宗意外故事幾天以來引爆了網上和媒體熱議,引爆點是有現場採訪記者在博客內描述了獲救學生對殉職警員的冷漠表現,而學生則回報以更冰冷的自辯。一時間復旦這所中國名校,變成為冷血青年的代名詞。

  記者博文指被救學生對因救他們而喪命的警員沒有任何表示,不哀悼、不道歉,更急不及待便離開出事地點返回上海去了。當網上開始熱議後,有學生更說出:「員警就是人民養著關鍵時刻用的」、「千錯萬錯,錯在你們要收門票錢,又不去開發那一片山區;錯在你們搜救人員還不夠專業」、「事件中最不負責的表現是員警找到隊伍後,要求立即下山,導致員警墜崖,做這個決定的人就是最大責任人」……等等。類似的評論受到四方八面的批評,指責學生冷血。

  不過,也有媒體人支持當事學生,《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楊于澤的文章的冰冷度絕不低於狡辯的復旦學生,楊文稱,「員警『也是人』,但也是政府公務人員,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此理古今中外皆然。」、「如果社會上什麼『麻煩』都沒有,人民根本就不必建立政府,也就不需要員警。被人民『麻煩』,註定是一切公務人員的宿命。」、「比缺乏英雄主義更可怕。怕麻煩,就是想只拿奉祿不幹事……。」、「其實,一切公務人員也應當訓練有素。…當地政府應當考慮到救援遊客的需要,進行救援能力建設,建立可靠的救援預案,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由於社會反彈特大,復旦校方出面處理,帶領個別獲救學生出席警員追悼會,又在校園另外再辦一場追悼會,並由校方人員婉轉地為學生的一些行為解釋。個別當事學生也出面接受媒體訪問,為先前的逃避責任的言行道歉。相信事件也會隨著學生放下咄咄逼人的冷血自辯而漸歸平靜,但我們必需要問,此事反映了當前年青人和中國社會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我想問題是:「只會索取權利,不願承擔責任;遇事總是政府錯,絕不反省個人行為責任;只重視個人的福祉,別人的犧牲都是理所當然的。」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帶著心批評

  昨日在星島中文電台節目中有一位聽眾朋友說最近看到兩個電視畫面,其中一個是上海公寓大火追悼會現場,有一幅橫額上寫著「人在做,天在看」;至於另一個因節目時間關係來不及講。

  談到動人的畫面,筆者最近也看了不少,都是真人真事的自述。其一則的主角是韓戰中國老兵柴雲振,今年已經85歲。他當年在戰鬥中孤身一人攻佔美軍三個上頭陣地,殺敵百餘人,最後在肉搏鬥中被敵人用大石擲碎頭骨昏倒,幸運地被趕來增援的戰友救了送回後方。他的英勇故事在軍在廣泛流傳,軍部還為他備了一枚特等勳章。但由於醫院和戶口紀錄的失誤,軍部沒法找到他的下落,他康復後便回到四川老家務農。
 
  33年後,柴的兒子在公車站看到軍部尋人啟事,找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在與軍部重新聯繫上後,領回了應得的獎章。軍部問柴老有什麼要求,希望搬到哪個城市去。柴老說:從哪裡來便回到哪里去。兒子不能接受父親要留在鄉間種地,說父親現在成為戰爭英雄,是有地位的人了,為何不為他們多著想(意思是向國家拿點好處)。柴老說:「當時我發脾氣了,打了他一大巴掌,叫他不要吃飯了,去死吧。」

  別以為柴老天生看淡名利是因為一生順境,手指頭在戰鬥中被敵人用口咬掉而變成殘障的他,在文革時又因為反對醜化劉少奇而被公開批鬥。到了眾人都認為苦盡甘來的時候,他卻選擇做一名不要國家「回報」的普通老百姓。

  柴老的故事並不是個案,另一名叫張立春的韓戰老兵,也有著被寫成小說的英雄事蹟,曾以一敵四,擊斃一人活捉其餘三人。如今年逾八十,卻在街頭擺小攤以補鞋為生已卅年了。張在復原後本被分派到工廠當幹部,但因與領導意見有分歧而被陷害成為階下囚。出獄後,女兒餓死了,妻子癱瘓了。生活艱難而被家人埋怨的張立春,堅持不向有關部門要求特別照顧,不願意成為國家的負擔,情願靠一雙手補鞋養家。張老在鏡頭前說:我總以為我這個選擇,雖然不符合現在的形勢,也符合那時候人民的願望,我總以為自己沒錯。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如當年以萬計到三綫建設的青年,現在都步入晚年了。用青春生命建設的三綫工廠,現在大多成為廢墟,或是被拆掉改建地產項目。一名曾參與建設的工程師感慨說,不後悔當年的付出,雖然現在看來幹的都是「無用工」。這又令我想起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談到8090後時說,「你們有權利抱怨,但你們沒有資格抱怨。」

  中國是一個人口量相等於美國四倍餘的發展中國家,才剛從動盪政治和落後的經濟中平穩發展了卅年,社會和政治制度不完善,相當一部份官員水平差甚至惡劣,是事實也是必然的現象,重點應要看現執政者有沒有面對問題及肅清流弊的決心和行動。

  有聽眾說,批評政府也不許嗎?批評當然是必要的,但批評與謾罵是有區別的,當中分野就在於一顆心。是出於愛,為求改善而批評;抑或是出於厭惡,為了徹底否定而謾罵呢?更惡劣的可能是為了好玩而「批評」。曾有一本叫《來生不做中國人》的書甚是流行,最近也有一首國內流行曲叫做《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批評政府在今天的中國不是禁忌,反而是時尚;所以社會欠缺的不是「批評」量,而是帶著一顆「心」的批評。
張貼者: 梁建鋒 於 12:30 AM


──────────
媒體稱警察搜救驢友縱有犧牲也天經地義  20101216 06:43 
轉引自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   楊于澤

    1212日,18名上海驢友在黃山未開發區域探險迷路,經當地全力搜救後安全脫險,但黃山風景區公安局24歲民警張寧海在送驢友下山時不幸墜崖遇難。這一話題在社會上發酵,張寧海被讚為英雄,而上海驢友被指為害死英雄的罪魁禍首。

  黃山警察送驢友下山不幸犧牲,這是誰也不願見到的,我們須向遇難的年輕警察表示崇高的敬意,寄託我們的哀思。上海驢友擅入黃山未開發區域,自然是危險舉動,值得所有人吸取教訓。但指責驢友害死警察,純屬無稽之談。驢友探險無論是否合法,一旦迷路,就有權得到政府救援。警察參與救援,是其職責所在,縱有犧牲,也不能責怪被救援者。

  犧牲民警的同事在網上發帖說:這些驢友在尋求刺激,尋求快樂的同時,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無序行為會給其他人,其他行業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兄弟犧牲了!我們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親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獨子,才24歲,去年才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甚至連戀愛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就這樣犧牲了!

  這樣的說辭,殊非一名公務人員所當言。警察也是人,但也是政府公務人員,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此理古今中外皆然。警察確實是人,如果你不當警察,你會是一個更徹底的人。但如果你選擇當警察,你的身份就由人變成了政府公務人員,為人民服務,乃至犧牲都是責任所在。

  美國是一個尊重個體生命的國家,但在200餘年的美國本土,軍人、警察、消防員也常有犧牲。9·11恐怖襲擊的時候,雙子塔危在旦夕,紐約市消防員們仍然義無反顧地衝上去救人,最後犧牲多達300余人。美國的災難片,越是地球要毀滅、海嘯颶風來襲,美國人越要勇闖死地,以拯救人類、救助同胞為樂事。我不是說美國人特別高大,而是想強調救民于危難,是公職人員的使命。

  為救驢友而犧牲,確實讓人痛惜。但埋怨老百姓連累了警察,我不能茍同。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責,所謂公共本身就是是非輻輳之地,人民建立政府,就是要它來管理各種麻煩事。如果社會上什麼麻煩都沒有,人民根本就不必建立政府,也就不需要警察。被人民麻煩,註定是一切公務人員的宿命。

  這種怕麻煩的想法,比缺乏英雄主義更可怕。怕麻煩,就是想只拿奉祿不幹事,想垂拱而治。我們常說,軍隊要訓練有素,其實,一切公務人員也應當訓練有素。黃山是一處旅遊名勝,平時扯著嗓子要人們去旅遊,常年遊客如織。當地政府應當考慮到救援遊客的需要,進行救援能力建設,建立可靠的救援預案,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張寧海犧牲了,他的死絕非沒有意義,他的犧牲體現了警察為人民服務的職業精神。而上海驢友獲救,也是他們應得的權利。

 -----------------

請花時間讀一讀細節


【按:讀時可注意,中港兩地已培養出一種氣氛: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自己;而當中最大罪的,是政府,是「有關部門」!!罵他們已成為時尚!!自己的「責任」從而變得很「中性」,不那麼負面。
個人認為:下文談及的200萬,很值得細味:銀碼重要還是有沒有心才最重要?現在是被罵後,就用錢去「證明」甚麼,「好,我給你錢」;於心態而言,當中有太多可思考的空間了。另,學生回上海後,第一時間便從「公關做得不好」這技術層面來看待事件被「炒作」。至於後來的警察的追悼,是在壓力下才作出的……總之,當中的細節,有太多可用在生命教育的課題上了。

讀一讀內容,用細節感受當前中國大陸(一如香港)某種令人心寒的氣氛──啊,只能說,於我而言是「心寒」;於學生,及於部份傳媒人(如楊于澤),卻認為他們自己也有「理」。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總之,值得一讀細節。

當中的復旦生,太似香港出來示威要不住公屋、振振有詞要政府幫他買樓、保證他們有工做的八十後……這樣的一種「權利自覺」,值得鼓勵嗎?可透過此事深思。
再請大家花時間一讀報導中對學生們的描述及對他們博上言論的引述。】
────────────────────

明報 A20  |   中國  2010-12-15
困黃山累警員殉職 復旦生被指不感恩 

【明報專訊】十餘名上海復旦大學學生前日被困黃山一段未開放區域,當地公安、消防接報後連夜出動200餘人救援,學生全部安全脫險,但一名民警在救援中墮崖犧牲。網上有消息稱,這些學生是因雨雪天不買門票爬黃山不易被抓到,故意選在惡劣天氣去「探險」,而有學生脫困後並不感恩,反而冷漠表態「你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

冷言「你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
  校方稱,這一行18 人,有10 人是在校學生,4 人為校友、4 名為校外人員,活動並非學校組織。一名參與搜救的武警官兵說,當晚「天黑、雨大、山陡、路滑」,學生被困區是未開發區域,無路可走,搜救十分困難,而歸途中,在最前方探路的民警張寧海不幸墮崖犧牲,年僅24 歲。復旦學生在學校論壇上熱烈討論事件,反思這類「逃票」行為不可取,呼籲引以為鑑。
────────────────

中央電視台國際互聯網站
24小時滾動新聞  2010-12-16
民警為救學子遇難續 獲救學子表現讓人心寒 

獲救復旦學子杜彬在網上談公關
網友曝光復旦校園網上的媒體利用論引來炮轟一片。
為救遇險學子遇難的張海寧的追悼會將在明天舉行。
民警為救學子遇難,校園網內反思媒體利用 
■新快報記者 華靜言 尹輝

十多名復旦大學的學生被困黃山一段未開放的區域,為救學生一名民警墜崖犧牲。一個生命的逝去,換來的不是復旦學子的反思和感恩,而是在論壇大談面對媒體如何公關,登山社誰來掌權,以及冷漠的你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
復旦學子的冷漠寒了網友的心,高校學子對待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來網上批評如潮。一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哪裡還有什麼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網友Z思沫說,中國走到該重讀魯迅的時候了。

緣起 獲救學子返校忙奪權
1212日,18名復旦等校的大學生在安徽黃山風景區登山探險時迷路,在當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學生全部安全脫險,但黃山風景區公安局24歲的民警張寧海在護送學生們走出危險區時,不幸墜崖犧牲。
下午採訪時,復旦學生冷漠的樣子讓我心寒。他們甚至連張寧海的追悼會都沒參加,就匆匆回去了。12141時,安徽媒體記者淡淡esse在微博中對復旦學生的冷漠提出了譴責。
淡淡esse記錄說,張寧海的遺體被搜尋出來,抬下山的時候,18個復旦大學生,並不是像報紙寫的那樣痛哭流涕,他們很平靜。甚至連我們的採訪都是追著問的,他們說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們臨行的車前,一個男學生過來說,不好意思,要上車了。接著,把車門重重地關上。

這位記者說,那一刻,有些東西比天氣還冷。
淡淡esse隨後連續更新了數條微博,為張寧海的犧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復旦學生在獲救現場的無情無義,微博轉發達4800多次。
這些獲救的學子,回到學校後,已經不再是山上恐慌的迷路人,搖身又成了校園精英。18人獲救名單中的杜彬復旦登山協會成員他在網上與同學的一段對話,昨日被網友截屏放上微博。剛獲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狀態還可以,與同學在留言對話中透露出校方讓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學學危機公關,經過這次,登協就是你的了你要學著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協調關係,去利用資源,這是這個協會可以給你的,杜彬回應嗯,還得靠你們,我經驗太不足先度(渡)過這次難關吧

升級 校園網不談哀悼談公關

一條年輕生命的逝去,在微博等論壇上,迎來各地網友的沉痛哀悼,而在最該反思的復旦校園論壇上,卻被網友連續爆出復旦學生們忙著討論如何控制媒體,如何危機公關。
昨日,有網友在天涯論壇貼出了復旦大學bbs的幾封站內信,發信人ciang在信中說,現在媒體都在宣揚復旦學生的推卸責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ciang想,復旦的新聞人若能在更廣泛的媒體上客觀地報道這件事,針對復旦的情緒就會很快消失。他還表揚了上海某記者(復旦畢業)的報道,對復旦效果好,如果換另一個記者寫,絕對是反效果。
ciang指出,通過這件事,看出復旦對新聞媒體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議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多去幾家報紙,而不是集中在一兩家報社,陣地要多佔領,會有很好的效果。這封信中還提到,黃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公共品的提供和個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國收入差距擴大必然經過的階段,沒什麼可討論的。
這位學生建議,復旦應該趁此黃山事件機會將安徽以前的關係鞏固起來,民警的追悼會可以有一些校長或副校長參加,在此基礎上,順便爭取生源和鞏固其他關係。要多帶幾個院長和系主任去,讓人看出誠意。最終,化壞事為好事是必然的,也考驗校方的公關水平

除此之外,復旦論壇上還出現了事件中最不負責的表現是警察找到隊伍後,要求立即下山,導致了警察墜崖,做這個決定的人就是最大責任人危險區不能進去是不成立的,爬雪山的人怎麼不禁止等說辭。
骨未寒時,復旦論壇上湧現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讓網友看過都覺太冷血

網絡 對生命的漠然不能原諒

學生獲救後的冷漠表現,復旦校園論壇上的冷血討論,讓網友對一名無辜生命犧牲後的悲傷化成了對復旦、對復旦學生的不諒解。
網友不諒解的,並不是學生要去探險,並不是學生獲救,不是救援導致民警犧牲。網友不諒解的,是一個學校學子對生命表現出的漠然。微博網友電氣虎氣憤地指出,復旦登山人的觀點就是:千錯萬錯,錯在你們要收門票錢,又不去開發那一片山區;錯在你們搜救人員還不夠專業;我們的領隊夠專業,所以我們可以穿成去郊遊野餐的樣子去叢林大冒險;人都有原罪,所以你不能罵我們。就是這樣的一批高材生,僅憑他們的任性、無知和不負責任,讓一名年輕的民警無辜失去了生命
網友我是你認識的王小能無奈地說,有復旦的學生在論壇上嘲笑那個警察身體素質不好,還說警察就是人民養著關鍵時刻用的,正常人罵兩句復旦還要反省自己是不是過激,他們用愚蠢斷送人家一條命倒理直氣壯無比坦然。
正如貓撲網友埃拉尼所說,被救後,沒有道歉、沒有哀悼。回學校後,不反思反而公開在討論所謂的危機公關、推卸責任。中國如此著名高校的學生,不知道責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專業人士 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
黃山事件發生後,一度爭論的中心點在大學生該不該去探險,該不該去登山。其實,登山並沒有錯,探險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出發前有沒有充足準備,能不能對生命負責。
喜愛戶外運動的復旦歷史系網友恒跡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見識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戶外。戶外,就要有戶外的裝備。這次悲劇的主要原因是,這支隊伍以旅遊的心態參與了戶外運動。
看過黃山事件的整個經過不難發現,這是一場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險旅行。根據復旦登協事前的活動公告和以往的活動經歷,可以發現:組織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規路線,會逃票,要避免被捉;組織者在招人時是允許新人參加的;組織者是知道天氣狀況的,而且還希望會如期下雪;組織者自己並沒有走過這條線,也沒有計劃請嚮導,主要靠GPS和指南針……
有復旦登協的人說,戶外運動是理想主義者,是瘋子做的事,沒瘋的人不懂。恒跡反問說,如果你的理想主義要別人來埋單,不管是父母還是警察,這樣的理想主義,真的值得驕傲麼?
有張寧海的同事在網上發帖說:這樣的救援在黃山景區很多,這些驢友在尋求刺激尋求快樂的同時,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無序行為會給其他人、其他行業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兄弟犧牲了!我們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親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獨子,才24歲,去年才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甚至連戀愛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就這樣犧牲了!馬上要過年了,他的父母會怎麼樣,他的父母年老時會怎樣……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

復旦回應 獲救學生將參加民警追悼會
昨日晚間,復旦大學新聞中心負責人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8名被困人員中,有10人為復旦大學在校學生,另有4人為該校校友。10名在校學生,分別來自10個不同的班級,有男有女,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該負責人說,根據部分學生返校後的敘述,在民警張寧海墜崖遇難後,學生們特意留到遺體被抬下山,對遺體進行默哀,並三鞠躬後才離開。他說,當時還有學生希望能留下來去慰問家屬。
早走並不是學生們的意思。針對網上有人批大學生匆匆離開的指責,該負責人說,這是當時滬皖聯動工作組的決定,他們認為還是讓學生早點回上海,不能因此認為是學生冷漠。他說,當時學生們的心理是驚恐、疲憊和內疚的。
該負責人說,學生們回校後,學校立即召集院系領導和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心理撫慰。當天晚上,就有學生提出希望能對遇難民警有所表達。他說,不過,當時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建議,待學生們心情平復後再做決定,並且認為學生們在這段時間內不適合對外公開。
如今,這些學生是否都已心情平復並能正常上課?該負責人說,學生們的心理平復期預計是57天,目前各個院系的輔導員正對這10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處理,有的在上課,有的尚未正常上課。
張寧海的追悼會初定于明日舉行,該負責人表示,復旦大學將會根據這些獲救學生的狀況,選派代表赴安徽參加張寧海的追悼會。他還透露,復旦校方將在學校同步組織追悼紀念活動。此前,該校已有2000多學生自發在食堂等地悼念遇難的張寧海。
-─────────────────

廣州日報 AII11  |   網聞  |   By 陳慶輝 賀涵甫  2010-12-17
復旦獲救者建議捐200 
 
  部分學生對黃山事件冷漠言論致復旦深陷黃山門 專家認為獲救者必須真心懺悔  
以復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名上海驢友黃山遇險,致營救民警張寧海不慎墜亡一事,連日來不斷發酵:復旦學生脫險後不談哀悼殉職民警、先討論如何搞好媒體公關,對民警犧牲冷漠無情、不承認錯誤推卸責任……網絡上層出不窮爆出的內情,讓復旦大學深陷黃山門
  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被救學生應表達誠摯的哀悼。

  文/陳慶輝、賀涵甫
  圖/來自網絡

  下午採訪時,復旦學生冷漠的樣子讓我心寒。他們甚至連張寧海的追悼會都沒參加,就匆匆回去了。1214日,這樣一條微博引發了網絡上對復旦學生的多譴責。

黃山門起因:獲救學生拋出冷漠言論
  面對如潮批評,一位獲救學生回應稱批評者為道德帝,他在復旦大學BBS上寫道,領隊和隊員做了哀悼,先遺體鞠躬、默哀,願意為他的家人做任何的事情,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某些道德帝還覺得不夠?整個事件中,最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警察在找到隊伍之後,要求立即下山,這是導致了張寧海警官墜崖最大的原因,而當時的情況完全不適合下撤,做這個決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責任人。  
  還有人發帖辯解說,學生們失去話語權,是因為老師的到來,對於學生的冷漠,當時的記者不能斷章取義,也許是老師下了封口令。  
  此外,更有復旦學生在BBS上討論控制媒體探討如何利用媒體來讓事件往好的方面轉化,稱通過這件事,看出復旦對新聞媒體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議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多去幾家報紙,而不是集中在一兩家報社,陣地要多佔領,會有很好的效果。

黃山門後果:網民激烈指責學生冷血
  不斷爆出的種種薄情言論,很快讓多網友對一名無辜生命犧牲後的悲傷化成了對復旦、對復旦學生的不原諒
  我們的警察因為救這些人而犧牲,他們沒有任何的反省,而是只會推卸責任,甚至倒過來指責營救者。這些人,是在國內最好的大學裏,這些人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或者說至少他們會占著社會的主導位置,但這樣的人,真的能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樑嗎?
  警察執行搜救任務是履行職責,犧牲也是在所難免,但是這些高校學子事後表現出的冷漠無情、恬不知恥卻是天理不容!
  但隨即,就有學生回擊指責批評者偽善正常人在受到此等恐懼之後有理由無法進行正常思考,沒有及時道謝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卻被網上那群虛偽的人追打,用心險惡令人髮指。對於警察殉職請去找公安局去找政府,他們有義務給他家人補償,而不是來找學生。
  面對外界對復旦的各種質疑,復旦大學官方微博回應稱,小編說句話,當事個別同學的言論哪怕是一時無心,也確實是不負責任和不妥當的,我會嚴肅地告訴我今後所有的學生,內心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是你在復旦擁有尊嚴和驕傲的前提。但請相信,這不代表多數當事同學,也絕不代表大多數復旦人的態度和心情。

黃山門最新聲音:獲救學生願捐款200
  事實上,除了多引發網友憤怒聲討的冷血言論之外,復旦大學校內BBS上也不乏一些理性的聲音。一位獲救學生就發帖稱,現在不該只是互相譴責,應該理性地解決問題,捐款是第一步要去做的,並要確保捐款要交到張寧海父母的手中。之前有朋友建議說捐200萬元,我們18個人分,我覺得這個建議其實很好,但抱歉的是,目前這個數目還不太實際,但可以作為未來的長遠目標。
  這位成員還表示希望盡可能利用社會資源來保證犧牲民警家人的生活,呼籲建立一些相應的高危公職保障制度專業搜救培訓等,確保用最專業的人去做最專業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悲劇的發生。
  這一聲音得到了很多復旦校友的贊同:建議以復旦大學的名義為張寧海家屬設立一個基金,以學校出資和校友捐款為主,如資金充足還可作為今後黃山救援人員的傷亡補助基金。  

教育專家看黃山門:理性過頭就是冷血
  針對這場不斷升級的論戰,教育專家熊丙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其實是個很危險的信息,應當引起包括教育界在內,整個社會的反思,誰培養了這些學生、誰在創造唯結果論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校時候就有了強烈的功利主義思想,甚至於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成就自己?長此以往,學生的基本價值觀念被扭曲,喪失了最基本的倫理道德。
  熊丙奇還表示:事情需要理性解決這一說法沒錯,但獲救學生至少應該對導致那名警察喪生的事實有真心的懺悔,要知道自己的無知和魯莽是主要原因,更應對此表達誠摯哀悼,理性過頭,就是冷血。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曾表示:我們的大學要好好反思,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應該多找找自己的弊病,光重視只是培養,不加強德才教育,這樣教出來的人比沒有文化的人對社會危害更大。
 ----------------
中央電視台國際互聯網站
24小時滾動新聞  2010-12-15

警察搜救復旦驢友遇難續:學生為尋刺激逃票 
復旦學生悼念犧牲民警。
……
黃山管委會:這批學生擅自進入
此次黃山探險活動採取的是網上拼團方式,由學生自主網上報名,共有18驢友參加,其中10名為復旦在籍學生,4人為復旦校友,4人為校外人員。因為經驗不足,1212日晚,這群驢友 進入深山迷失方向,只好報警求救。
警方連夜上山,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救援,18人脫險。但在搜救過程中,年僅24歲的民警張寧海失足遇難。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18名驢友被困的地方是黃山最險峻的山路之一,屬於未經開發的區域,四周岩壁縱深、懸崖陡峭,當地人也很少走這條路。當地曾明令禁止私自探險,但這批學生還是擅自進入。
不久前,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曾召開整治驢友聯席會議,會議指出隨著驢友數量的不斷增多,違規進入景區的現象時有發生,給景區的森林防火、環境管理、驢友的自身安全都帶來了一定的隱患和威脅。

網友:警察犧牲代價太大
事發後,網友紛紛對活動組織的草率表示譴責,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探險到最後的代價是犧牲了一名年輕警察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沒有登山野營經驗的人就不應該隨便組織學生外出,自己承擔不了風險,還拖累別人。一位網友指出,組織召集者經驗上明顯缺乏,可以說此次活動的準備工作是錯漏百出。召集者只注意到活動前的天氣變化及影響,結果在旅行過程中遇到雨雪天氣,直接導致迷路,這說明組織者連基本的戶外旅遊探險經驗都欠缺。

還有網友發帖質疑這18名驢友是為了逃票。一位自稱旅遊業人士發帖說:本人做旅遊,在前段時間就聽一司機說他半夜送了一批客人到黃山南大門,司機講這幫人是在網上找到一個專門帶他們逃票進黃山的人,一個人收五十塊錢,只在半夜帶這些逃票族從南大門開始走路上去。看來這次事故也是逃票造成的。

記者在網上搜索有關黃山逃票的信息,發現很多論壇都有召集黃山旅遊逃票的帖子。逃票的線路大多都是晚上從黃山南面的雲谷寺上山,到達白鵝嶺,其間需要六個小時負重行走。網上還有人寫了詳細的攻略,談論探險路程的刺激等。而此次事件中,18名驢友所走的正是類似路線。

犧牲民警同事:他是一個陽光隨和的人
13日,安徽公安在線第一時間更新了微博:張寧海,男,24歲,生前系黃山風景區公安局溫泉派出所民警,三級警司。20101213日凌晨,張寧海在黃山景區一無名峽谷救援18名來自上海的迷路大學生下山途中不幸墜崖犧牲。
據瞭解,張寧海是安徽阜陽太和縣人,2008年畢業于安徽省公安職業專科學院治安專業,畢業後在黃山北門一個派出所工作,今年3月剛從黃山北門調到溫泉派出所。
溫泉派出所同事評價說,張寧海是個陽光隨和的人,愛運動。他很勤快,每天都是很早就進辦公室,拖地、打掃衛生。
犧牲民警的同事也在網上發帖說,這樣的救援在黃山景區很多,這些驢友在尋求刺激,尋求快樂的同時,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無序行為會給其他人,其他行業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兄弟犧牲了!我們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親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獨子,才24歲,去年才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甚至連戀愛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就這樣犧牲了!馬上要過年了,他的父母會怎麼樣,他的父母年老時會怎樣……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 ”……